在京剧的唱和念这两个部分里,除掉了说白之外,余下的唱词、引子、诗词、数板等等,都应有合“辙”的要求。
“辙”是所唱所念的词儿的最后一个字的押韵,和旧诗讲究有韵一样。不过戏词用“辙”,不像旧诗那么顶真,前者是不必字字分出平仄的。
“辙”有十三个,计为:叠雪、梭波、言前、江阳、中东、人辰、衣齐、灰堆、发花、怀来、由求、苗条、姑苏。
“叠雪辙”是“辙口”里最冷僻的一个。因系属入声字(皮黄无入声,即以其他任何的平、上、去声念唱),故发音直出不收,在戏词里用的很少。据说,《贺后骂殿》里的杨继业,照老本子有“万岁传旨如刀‘切’,金殿贬了杨继‘业’”的唱词,这是用的“叠雪辙”。
戏词对“梭波辙”的使用范围,比“叠雪辙”稍为大着一些,它是直出微送的发音,那出《打渔杀家》里的萧恩,用着几段“梭波辙”唱词,像“昨夜晚饮酒醉和衣而‘卧’......”的原板和“江湖上叫萧恩不才是‘我’......”都是。再有《别姬》里的虞姬,在舞剑时唱“劝君王饮酒听虞‘歌’......”,也是“梭波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