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模具工业的前景及发展方向到底会是怎样?曾经和很多资深行业企业朋友交流、探讨,都没有得出很明确的结论。
最近重读曾鸣教授 (阿里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关于中国市场发展“三浪叠加”的理论颇受启发,特别想写篇文章和广大行业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分享,以下是关于曾鸣教授“三浪叠加”理论的部分原文摘录:
这几年,因为创办湖畔大学,我跳出了阿里巴巴,接触了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开始意识到大家看世界的角度的确有很大的差别。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不仅一直是个快速变化的市场,而且一直是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市场。 技术变革、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商业大变化,不但激烈而且迅猛,变化的周期又很短。所以经常在一个时间点出现三个发展周期的叠加。
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来看,三种模式都有很不错的发展,非常难判断到底什么才是未来的趋势,如何做战略选择。
如果趋势判断错了导致战略上的保守,很容易被下一浪快速淘汰。所以理解和判断我们到底在什么样的时代,面临什么样的机会,是战略决策第一步。
我把中国这个市场发展的特殊性叫做三浪叠加的时代,它把我们所面临的复杂度又上升了两个量级。
举例零售业的三浪叠加
2008年淘宝全年零售总额达到了999亿,当年最大的三家零售企业是国美、苏宁和百联,都是刚刚超过1000亿。如果回到2008年这个时点,把传统零售称为1.0,国美、苏宁为2.0,淘宝为3.0模式的话,当时国美、苏宁的2.0模式正如日中天,正在经历一个超高速发展的阶段。
传统零售发展其实也很好,虽然淘宝已经是每年都在翻倍增长,但毕竟总量还小,而且模式依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认为增长随时会停滞下来。
那个时间点,对于零售来说就是个典型的三浪叠加的情况,三个模式发展都不错,都有自己的信仰者,未来到底会怎么展开,其实很不明朗。
但这个时间点做的战略选择,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命运。 短短四年后,到2012年,淘宝全年的销售就超过了1万亿,遥遥领先,而传统零售开始负增长,2.0的模式增长也开始缓慢起来了。
如果我们带着今天的理解,回到2008年,战略选择当然会很容易,可是谁也没有能预知未来水晶球。其实我们今天面临的几乎是同样的挑战,女装行业,传统的品牌例如Zara、优衣库和新兴的女装网红品牌目前各有千秋,相互学习。又如旅游行业,传统旅行社,携程、穷游等,以及新兴的个性化旅行定制平台也构成了三浪。
三种公司的处境与选择
三浪叠加在中国很多产业里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主要聚焦在智能商业的未来,主要讲的都是3.0模式的选择。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到底是选1.0、2.0还是3.0,每个人、每一个行业具体情况当然都不一样,没法给出统一的答案,这里只能分享一些决策的心得。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当你看到3.0模式出现之后,1.0模式的企业就要非常小心了, 因为发展空间看起来还在,但是很可能会突然进入断崖式的困难期。就像2012年很多的传统服装大佬依然不相信淘宝这个平台的潜力,也不认为淘品牌能够对他们形成任何威胁,但是到了2013年,很多的传统服装品牌就开始大滑坡、开始大规模关店。
对于1.0的企业来说,在看到3.0的模式之后,一定要尽早做准备,能趁大部分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套现退出,其实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2.0的企业其实没什么选择,因为正是企业风头最劲的时候,虽然出现了一些未来挑战者的苗头,但绝大部分企业不会放弃看起来非常好的增长,而去做所谓的战略升级。
不过在2.0企业工作的个人,选择的空间会大一些。也许会有少量的、有眼光的人会加入3.0的创业企业,但这样的人肯定会是少数。一方面有这样眼光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这批人的机会成本又很高,往往都已经是在行业里呼风唤雨的人,他们很难放弃原有的地位。
根据模具工业中国的发展历史再结合曾鸣教的“三浪叠加”理论我们依稀可窥见模具行业的发展路径:
行业1.0模式:70-90年代末,大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师傅带徒弟没有明确分工,较少使用数控机床机床,模具精度较低。
行业2.0模式:90年代末-现在,精细分科作业模式,形成比较明确的行业工种分科合作制,大量的使用数控机床,模具精度也有较大提升
行业3.0模式:21世纪1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演进为软件自动化直接控制大部分数控机床,大幅提升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模具工业也会逐步深度的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行业的各种相关知识、资源、人才会逐步往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届时会更大幅降低行业工人的劳动强度,行业效率更有望提升十倍以上。
结合以上信息,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个人或企业处于哪一种模式?哪一个阶段? 我们该如何跟上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又如何应对行业的更替和变化?
觉得文章写得不错的话,
点击阅读原文留言,
随手转发朋友圈,
长按下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奇模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