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展开部分绝大部分都出自BBC纪录片《巴赫:激情的一生》的字幕
难免有点翻译体。
简介部分选自一个网友的360个人图书馆里收纳的文章节选http://www.360doc.cn/article/1327440_30139394.html
** 说句实话,文后的扩展阅读比本文好看多了 **
1. 1685—1703年,巴赫成长经历 少年巴赫
(J.S.Bach)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今日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巴赫命中注定要成为音乐家,音乐是巴赫家族的事业。巴赫家族编织了一个彼此扶持的网络,瓜分了各处的管风琴师和唱诗班领唱的职位。他们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当地使巴赫这个字变成了音乐家的同义词。塞巴斯蒂安是八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无论在家、教堂还是学校他都耳濡目染着音乐。9岁那年他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想必巴赫的世界也随之崩塌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只活了35岁。死亡的主题反复出现在他的乐曲里。在那个儿童死亡率很高的年代,他的20个孩子只有10个活到了成年。在父母去世后,塞巴斯蒂安和哥哥雅各布去投靠一位跟他们很生疏的哥哥约翰·克里斯托夫,他比塞巴斯蒂安大14岁。他是奥尔德鲁夫一间教堂的管风琴师。30英里的路程对两个孩子来说远如一个世界。幼年失怙,背井离乡可以给人造成终生的伤害。资料记录他在奥尔德鲁夫就读的学校与他已离开的爱森纳赫那所一样恶劣。野蛮粗暴的行为同样在此死盛行。但巴赫的成绩反而提高了。没有了父母的保护,巴赫只能靠自己,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不自强就要被欺负。15岁那年巴赫获得了吕内堡一所学校办法的唱诗班奖学金,于是他前去吕内堡求学直到18岁。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德国音乐大腕——作曲家和管风琴师 奥尔格·伯姆。18岁那年巴赫不仅成为了管风琴演奏大师还是一个称职的小提琴手。
2. 简介:阿恩施塔特—穆尔豪森—魏玛时期(1703~1717)
1703年8月往阿恩施塔特任“新教堂”管风琴师。1705年冬,巴赫请假徒步赴吕贝克听杰出的北德乐派管风琴家D.布克斯特胡德演奏,深受启迪。数月后方返回阿恩施塔特。为此巴赫两次受到宗教法庭的审讯,巴赫愤而去职。1707年6月巴赫任穆尔豪森教堂管风琴师。同年与堂姐玛丽娅·巴巴拉结婚。不久因与教堂监督发生矛盾,其演奏受到指责,乃离去。1708年7月任魏玛宫廷管风琴师,兼为宫廷作宗教音乐。魏玛期间巴赫创作了大量的康塔塔。1717年秋,巴赫赴德累斯顿与法国哈普西科德演奏家L.马尔尚进行演奏比赛。临赛前马尔尚不辞而别,巴赫不赛而胜。宫廷乐长去世,其子接任,巴赫不满,要求离职不准,竟被公爵无理监禁4周。巴赫在被监禁期间写下《管风琴小曲集》。
2.1展开
1703年他离开吕内堡回到了巴赫家族的根据地,离他出生地仅30英里的阿恩施塔特,出任“新教堂”管风琴师。1705年冬,巴赫请假徒步赴吕贝克听杰出的北德乐派管风琴家D.布克斯特胡德演奏,深受启迪。数月后方返回阿恩施塔特。为此巴赫两次受到宗教法庭的审讯,除因“擅自超假”外,还被谴责为“在众赞歌中作出许多惊人的变奏,混入许多陌生的音响,使公众为之惊惶失措”,并曾“把一个陌生的少女带进教堂中演唱”,以及“在星期天讲道时间上酒馆”(据1706年2月22日及11月11日《宗教法庭记录》)等等。巴赫愤而去职。 1707年他和阿恩施塔特的缘分走到了尽头,在穆尔豪森得到了一个新职位。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22岁的巴赫跟堂妹玛丽亚·芭芭拉结婚,其次他留给了我们一份重要的文献,巴赫给穆尔豪森市议会的一封信解释它为什么要辞职。信中他阐明了他的终极报负,他的人生目标——为荣耀上帝写一部结构谨严的教堂音乐。巴赫毅然放弃了教堂职务改投到世俗宫廷的门下当乐师。
1708年巴赫离开穆尔豪森,前往优雅的魏玛宫廷。这是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他生平第一次能去拜访优秀的音乐家。但是阻碍是他事业之途中的常客,他又遇到了一个。魏玛由一对公爵一个叔侄二人组统治,结果后患无穷。乐师们由两人雇佣,但是叔叔不允许乐师们为其侄子演奏。在这充满紧张的环境中,巴赫在魏玛期间不可能一展长才,但刺激创作的环境也真实存在,这同样是一个最能激发他创作力的时期。他首次领略了维瓦尔第和科雷利等人的意大利音乐作品。从巴赫的作曲活动来看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他那些意义非凡的键盘乐作品就发端于此时,那些令人惊叹的康塔塔也是如此。(康塔塔:清唱套曲,主要风行于巴洛克时期,一般用于教堂的礼拜仪式,后来也出现了一些世俗康塔塔)他开始为魏玛为宫廷唱诗班作曲,并在天堂城堡表演。起初,康塔塔是一种小型的私下演出的意大利作品,到了巴赫时期康塔塔演变成大型作品,他的200部康塔塔,每部持续时间25至30分钟。礼拜时在圣经选读与讲道之间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作品可以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题。巴赫的乐曲感人肺腑,在乐曲后讲道的牧师真是又倒霉又可怜。
巴赫在魏玛写了20多部康塔塔,但他刚展露驾驭这种音乐体裁的早起技巧,便突然搁笔了。1717年魏玛的宫廷乐长去世了,遗留的空缺由他音乐才能平平的儿子,而不是由巴赫接手,巴赫得知后的反应就是,老子不干了。他干脆停止作曲。这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当巴赫请辞时,暴躁的威廉·恩斯特公爵把他投入了监牢。于是巴赫成了史上少数几个蒙受牢狱之灾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部分作品从技术上讲归雇主所有,因而或许就留在了魏玛。70年后天堂城堡被大火夷为平地。巴赫的乐谱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3. 简介:克滕时期(1717~1723)
1717年8月巴赫任克滕宫廷乐长后的6、7年间,是巴赫一生中处境较为顺利的年代也是创作上(尤其在世俗性器乐创作上)丰收的年代。克滕公爵热爱音乐,对巴赫非常器重,常在一起奏乐,一起旅行。他以国库收入约1/30的经费作为其宫廷乐队的开支。此期间巴赫写下许多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均律键盘曲集》上卷(1722)、《勃兰登堡协奏曲》(1721~1723)、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大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创意曲》(1723)等。1720年7月他的妻子去世,1721年与安娜·马格达蕾娜结婚。1720年11月旅行汉堡时,在赖因肯面前演奏管风琴,他以各种方式即兴演奏众赞歌变奏《在巴比伦河边》达半小时以上,博得赖因肯的赞叹。
3.1展开
入狱一个月后,巴赫等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职务—唱诗班指挥。他出任了热爱音乐的克滕国君利奥波德的宫廷乐长,国君的克縢城堡离魏玛不远,这是他人生中一个崭新而辉煌之阶段的开端。在接下来的五年半里他可以相对不受干扰地作曲。他生平第一次远离教会。身处世俗环境中,他不必再写教堂音乐了。因为国君利奥波德是加尔文宗的信徒,他的宫廷不需要路德宗的教堂音乐。巴赫与家人安顿了下来,而且有了一个和蔼可亲、精通并酷爱音乐的老板。
巴赫在克滕完成了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一套同样出色的大提琴独奏组曲,它们至今仍在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列。当巴赫正在安享此生仅有的快乐与安定时,悲剧降临了。他与国君前往波西米亚旅行,这是巴赫唯一一次离开德国,就在旅途中他的妻子玛丽亚·芭芭拉突然亡故,并在他返回和得知死讯前下葬了。他们的婚姻生活似乎一直很快乐。突然丧妻是对巴赫的另一个毁灭性打击。没人比他更清楚一次与死神的约会会带来何等可怕和不可预知的结局。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半后,巴赫与安娜·马格达蕾娜结婚。她是克滕宫廷的专业歌手,比巴赫小16岁。她又为巴赫生了13个孩子,其中7个夭折。巴赫应新婚妻子的要求,将《安娜·马格达蕾娜的笔记簿》汇编成集。
也是在克滕,他开始为《平均律键盘曲集》创作48首前奏曲和赋格曲。这是巴赫的典型作风,为了充分检验一个新律制,他针对每个调性,分大小调各写了两首乐曲。巴赫对严谨有着强烈的执着。有个谜团证明了巴赫恩对创造力就隐含在这张乐谱里。就在他的肖像画中手里拿着的乐谱里。,乐谱的正面极其简单,那乐声宛如一曲童谣。但是从他的角度(把乐谱倒过来反向阅读)我们听到了是完全不同曲风的一首音乐,线索隐藏在标题里它不是为三声部,而是为六声部谱写的乐曲。假如你把倒过来的乐谱挪一个小节,你会得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类似流行乐的一首曲子。它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复杂。有一个观点是巴赫的很多乐谱都包含了数字命理学。他的乐谱并不是他的名字的直接简单反映,而是说,实际上他是把自己当成一种开启机制,来支配乐谱,并算出他实际将会使用的小节数。(巴赫迷信数字并常运用到作曲中,特别是与他名字有关的数字14,例如某些乐曲的主题用14个音符,等等)他的乐谱有一种极富创造力,极有条理的结构。那是因为他对数字有一种直觉,并且对数字非常感兴趣。他对规律几近执迷,这同样是科学家的标志。科学家在自然界寻找规律,利用规律。他们找到后就进行试验并对规律分类。,划定规律的应用范围,然后又审视和冲破这些规则。科学家与他们所发现的规律玩游戏。巴赫有种直觉,但并非数学家式的,而是更广义的科学家式的。
终其一生,巴赫作为一个演奏家远比作为作曲家出名。他写了大量管风琴曲。在这种乐器上,他享有天才的即席演奏家的盛誉。他还为他演奏的另一种乐器,小提琴写了一系列独奏舞曲组曲,从而拉高了小提琴的演奏难度。这些作品的演奏之难,令过往的任何小提琴独奏曲难忘项背。他将小提琴带入一个全然不同的领域。要求小提琴去做它很不拿手的事。希望它同时奏出三或四个音调,也就是演奏复调作品,赋格曲。赋格曲是为羽管键琴以及管风琴和管弦乐队写的,而不是为一把无伴奏小提琴写的。(巴赫作品第1004号——小提琴独奏组曲第2号 恰空舞曲)
4. 简介:莱比锡时期(1723~1750)
1723年的莱比锡是德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巴赫接受了托马斯学校的唱诗班指挥和莱比锡城市音乐总监的职位。 巴赫在莱比锡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写下了265部宗教康塔塔、6部经文歌、5部弥撒曲、4部受难曲、2部清唱剧等宗教性乐曲,又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卷(1744)、《意大利协奏曲》(1735)、《戈尔德贝格变奏曲》(约1736)等世俗性乐曲。1737年,他向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侯奉献作品,请求赐予“德累斯顿宫廷作曲家”的头衔,获得批准。“宫廷作曲家”的头衔,有助于改善巴赫的处境。1747年,巴赫访问波茨坦,为普鲁士皇帝腓特烈演奏。返回莱比锡后,他又根据普皇的一个主题写作了一部乐曲《音乐的奉献》(1748)献给普皇。最后,巴赫还写作了一卷《赋格的艺术》(未完成)。由于他的体力日衰和双目失明而就此搁笔,1750年7月28日逝世于莱比锡。
4.1展开:
38岁时,巴赫的创作才能正处于巅峰状态。而他的人生目标他的终极抱负也就是为荣耀上帝写一部结构谨严的教堂音乐,已经搁置了六年。创作高水准教堂音乐的机会在巴赫人生中极其罕有,在阿恩施塔特没机会,在穆尔豪森也没有,在魏玛的机会为时甚短,在克滕则丝毫没有(加尔文宗的宫廷)然后他有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巴赫突然看到了一个施展人生抱负的机会。1723年的莱比锡,这个德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会,出现了一个空缺,托马斯学校的唱诗班指挥。托马斯学校是欧洲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唱诗班学校之一成立于1212年。它有一个最完整的男童唱诗班,年纪小的唱最高声部和中音部,年纪大一点的唱男高音和低音,以及演奏乐器。声部完整无缺的唱诗班对巴赫很重要,因为他要靠它来实现夙愿,即为上帝写一部结构谨严的教堂音乐。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巴赫决定抛开一切顾虑,决定赌一把,接受托马斯学校的唱诗班指挥和莱比锡城市音乐总监的头衔。这个职位督责督导安排莱比锡所有教堂的音乐事务,因此是巴赫最看重的职务。
从踏入莱比锡的那天起,巴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市议会各派之间政治上的激烈交锋中。音乐,自从与文化影响力关联在一起,便成了这些政治紧张局势的一部分。市议会里忠于萨克森选帝侯的党派,想要一个新潮的乐队指挥,一个可以给莱比锡带来真正的国际威望的乐队指挥。因此他们是巴赫的天然盟友。但反对他们的领地派想要一个传统的唱诗班指挥,用全部规章制度和教学职责,把他束缚在学校体制里。这就压制了巴赫的创作空间。
过去一直认为,他的康塔塔作品中的200多部,以及两部伟大的受难曲是他在莱比锡度过的整个27年间谱写的。但在1950年代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通过对这些乐谱原件上的水印以及各部分的仔细检查,学者们发现这些康塔塔和受难曲的大部分实际上实在短短三年里,在一种极端躁狂的状态下创作的。在托马斯学校局促的环境和吵闹声中,巴赫是如何保持这么高的工作强度、节奏和创造力的,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巴赫房间的隔壁就是男生宿舍,在托马斯学校高压锅般的氛围中,巴赫为自己设定的这种致命的工作步调也免不了忙中出乱,他手稿里乐谱里的音符像暴风雨下的竹子。
巴赫常常要根据他可资利用之乐师的才能和技巧来调整乐谱。并且不得不以私下的音乐课程作为交换来吸引大学生的加入。有时候巴赫被迫用婚礼和葬礼演奏的额外收入,来为临时乐手支付酬劳。在每个忙乱的一周末尾,巴赫都要推出他最新创作的康塔塔。莱比锡被称为“礼拜城”,据估计在一个平常的礼拜天,在3万居民中就有9000教区居民 和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塞满这两座教堂——圣多马教堂和圣尼古拉教堂。所以每周巴赫都有一个比任何歌剧院大上十或十几倍的观众群。巴赫的目的就是吸引听众,当着他们的面重演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戏剧性事件。他的《约翰受难曲》是一种神学与音乐,宗教与政治,戏剧与精彩连连的叙事的非凡混合体。我们从而感受到,那早已存在于圣约翰福音书里的张力,那种在光明与黑暗,恶性与善举,信心与怀疑之间的张力。巴赫检视了人的所有困境,一个都不遗漏。将浮生百态,个体的社会的都纳入了作品。
巴赫在一件事上迥于常人,那就是他不写歌剧,一部也不写。可在当时,歌剧蔚为风潮,写歌剧前程似锦,可以带来名望、成功和财富。事实上他对歌剧相当轻蔑,说那是在德累斯顿歌剧院就可以听到的轻浮小曲。然而本质上他的乐曲和当时的歌剧作曲家的作品一样富有戏剧性,或许更胜一筹。维瓦尔第斯卡拉蒂、泰勒曼在这方面都不是巴赫的对手,唯有亨德尔堪与匹敌。巴赫把迄今学到的一切本领,包括为加强福音宣道的效果而做的戏剧性铺排,以及用微妙的音乐力道来表达悔罪和自责的本事,都倾注到他的《马太受难曲》中,这部作品于1727年耶稣受难节在莱比锡圣多马教堂首演。《马太受难曲》比《约翰受难曲》更善于营造气氛。长度约两个半小时,规模也大得多,使用了两个唱诗班和两个管弦乐队。
在当时,巴赫的作品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局还背弃了和巴赫的合约,剥夺了他的很多职权并消减薪酬。巴赫减少了宗教音乐的创作,把重心转向了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创作中心,繁荣兴旺的咖啡馆现场。这里的观众不一样,氛围更轻松,可以与更优秀的音乐家一起作曲奏乐。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宗教音乐,新创作的世俗风格作品仍然浸透着宗教作品的印记,只是采用了轻松快乐的方式。巴赫渴望终结在莱比锡的悲苦,从这愿望中我们找到了一部晚期宗教杰作——《b小调弥撒曲》一部完整的天主教拉丁文弥撒曲。包括大气磅礴的《使徒信经》,
精彩纷呈的《羔羊经》以及感人至深的结尾《垂赐平安》。这部作品是巴赫全部作曲风格的总汇。把他从年轻时到最新的乐曲风格都包罗了进去,是他的艺术风格的完整版。
《音乐的奉献》是能代表巴赫在对位法方面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在《GEB》这本书中被誉为逻辑的奉献。他本身就是一部大型的高度理智化的赋格,其中许多概念和形式彼此交织,游戏式的双重意义和为妙的影射随处可见。这是一部令人百听不厌的人类智能的优美绝伦的创作。
巴赫最后一部作品《赋格的艺术》被誉为音乐家的“哲学著作”,他以音乐思维中的高度逻辑性和结构的严密性来反映音乐所包含的数理与宇宙的和谐之美。运用对位法的顶峰可从这部作品中见到,他把超越人类脑力极 妙技,处理得极为简单而鲜明,其中的对位技巧极为复杂精致,绝非仅靠耳力所能理解.其中很多以c小调开头,到后来则像最棒的魔术师的戏法一样,以d小调结束。而这些,却只有最留心的听众的耳朵才能识破产生变化的那一瞬。借助调性的跳跃,可以无限重复音乐作品,直到他被所有音阶的音符都变形过为止。巴赫解释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国王的荣耀在转调的同时不断升高。”最后一首赋格曲没有完成,在以他的名字“B-A-C-H”。因为在德语里,B就是降B音,H是B音……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名字去谱曲。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这么容易拼写,他是第一次写这样的赋格曲。人们认为这是4声部的赋格,作品最后的切入点,重新诠释了赋格的艺术。但他去世了,没有完成。所以,他留下了这个忽然结束的让人惊讶的结尾……
巴赫去世后,有段时间似乎被人们忘记了。然而他的乐曲传了下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都对他钦佩不已。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了一部忠实原作但在风格上经过了改编的《马太受难曲》之后,巴赫才开始重获公众的青睐。如果说,为人类激情找到音乐表达方式的首位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是音乐成为人类的并立志是音乐神圣化的的贝多芬,谱写了我们希望在天堂中听到的那种音乐的是莫扎特,那么巴赫就是为他们架起桥梁的人。他帮助我们聆听上帝的声音,然而以人类的形式,借助他音乐的完美消除人性的不完美。
扩展阅读
请用梯子观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h6AabkLvEE
youtube频道gerubach 这是个专门做巴赫的动态带谱视频的频道
B站视频 BBC纪录片 巴赫激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