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总是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恰逢与别离

便利店的冷柜发出轻微的嗡鸣,林夏蹲在冰柜前翻找最后一盒香草冰淇淋时,手肘突然撞上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抱歉抱歉。”她慌忙抬头,撞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男生手里拎着两罐可乐,指节抵着额头,模仿她蹲踞的姿势:“抢最后一盒冰淇淋,是不是该先问过我这个排队者?”

那是2019年的夏夜,晚风裹着烧烤摊的烟火气,两人分享完一盒冰淇淋,沿着路灯走了三站地。他说他叫陈屿,是隔壁大学的摄影系学生;她说她在附近实习,每天最盼着下班后来买一支冰淇淋。分别时,他把挂在相机上的小熊挂件摘下来塞给她:“明天这个点,我来换你带的早餐。”

后来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他带着她去爬城市最高的山看日出,镜头里全是她揉着眼睛打哈欠的模样;她陪他在暗房里待一下午,看着一张张底片在药水中慢慢显影,空气里飘着化学药剂的味道,却比任何香水都好闻。他们在出租屋里煮火锅,蒸汽模糊了窗户,两人的影子叠在玻璃上,像一幅没干透的画。

谁也没说过“永远”,却默认日子会一直这样走下去。直到陈屿拿到南方一家报社的offer,林夏的实习单位通知她可以转正留任。那天他们坐在曾经分享冰淇淋的便利店门口,他把小熊挂件重新挂回她的包上,声音轻得像风:“我先去那边闯闯,等稳定了就接你过来。”

她点头,眼泪却砸在冰凉的台阶上。他伸手擦她的眼泪,指尖还是熟悉的温度,可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最初的日子,他们每天通电话到深夜。他说南方的梅雨季很长,衣服总晒不干;她说公司楼下的冰淇淋店出了新口味,可惜没人陪她分享。后来,他的电话越来越短,常常是她讲了一堆琐事,他只说“忙”“累”“早点睡”。她看着手机里存满的合照,照片上的人笑得灿烂,可现实里的距离,却像越拉越长的橡皮筋。

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夜晚。他说:“林夏,我在这里认识了新的朋友,工作也很忙,或许……我们都该往前走了。”她握着手机,听着电话那头的忙音,突然想起那个夏夜,他撞进她眼里的笑意,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后来,林夏换了工作,搬了家,路过便利店时再也没买过香草冰淇淋。有一次整理旧物,她翻出那个小熊挂件,挂件上的绒毛已经有些褪色。她把它放进抽屉深处,像藏起一段恰逢其时的相遇。

原来很多故事都是这样,开头是猝不及防的心动,结局是花开两朵的别离。我们曾以为会并肩走完整条路,最后却在某个岔路口挥手告别,各自走向不同的天光。那些一起看过的风景、说过的话,终究成了藏在记忆里的碎片,偶尔想起时,会让人轻轻叹口气,然后笑着继续往前走。

毕竟,不是所有相遇都能有始有终,能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一段温暖的痕迹,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