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共创是我们内部应用的最多的促动技术,今天就简单聊聊如何使用。
什么是团队共创
团队共创又叫卡片法,是一套有架构的体验活动。大家围桌坐一圈使用便利贴或者小纸片,把相似的卡片聚在一起。通过这个过程,提供视觉线索,提高人们觉察各种意义模式的能力。
- 它使参与者,能够表达出个人的观点,在共创中形成新见解和综合意见,再允许他们在此帮助下扩展他们的观点;
- 它让人们看到自己想法与别人想法的关系,打开见识。回避争论和辩护;
- 它让人们尊敬并理解彼此的观点和体验。
团队共创的步骤
团队共创有5个关键步骤:主题介绍、头脑风暴、排列组合、提炼中心词、确定行动模型。
1、主题介绍
说明讨论的焦点问题,以及和小组成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马上需要进行这次讨论。确认参与者理解主题,根据需要澄清主题。说明会议纪律、角色分工和讨论规则。
2、头脑风暴
个人独立思考主题,问题解决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 内容记录在便利贴或A5纸上
- 一张卡片只能写一条
- 卡片横着写,字体清晰足够大占满整个页面
- 每张卡片字数限8个字以上,20个字以下。
- 每人头脑风暴限定张数,大概4-6张
- 促动师大概控制收集上来的卡片数量控制在25-40张内
- 写之前,促动师强调影响圈与关注圈的策略对行动的区别。
3、排列组合
小组分享交流,对卡片进行分类排列。
- 每位成员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3张想法的卡片交给促动师,促动师边念边贴到促动墙或白板上
- 规则:意思相近的贴一列,意思不同的横着贴
- 第一轮贴完后,收齐全部卡片,继续念和贴
- 全部贴完后整理:不能有孤儿存在,如有孤儿,可并入原有列、放弃、或由其他人追加相似建议;总列数控制在4-7列,尽可能不超过5列
- 过程中,促动师保持中立,除非某个观点是促动师自己写的
- 当意见不统一时,让大家讨论,还是不统一,也让原作者解释,还无法统一的话,就尊重作者意见进行归类。
4、提炼中心词
每列提炼出一个中心词,7个字以内(含),动宾结构。
5、确定行动模型
思考各中心词与主题的关系,赋予意义,形成行动模型。
行动模型没有绝对答案,大家觉得能形象的体现行动策略之间的关系就行。我们常用的是行动靶心图:有核心,基础,支持,拉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上团队共创会产出若干个行动,接下来就可以主动领任务或进行分工,并细化出行动计划,参照行动计划执行并定期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