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一个农村出来的姑娘,在我爸爸这边的大家族,我这一辈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大学生。
在我们那并不富裕,且往年重男轻女的地区,我能上个大学,且是个学费不低的学校,实属不易,这都得归功于我的老实却踏实肯干的爸爸,正是因为有他一心要把我送出农门,坚持供我上大学,才有了我在城市有了一席之地的今天。
不过,也毫不吝啬的自恋一下,当时的我也真的是成绩不错,也算成全了自己的理想,爸爸的期望。
不过,当时家境贫苦的我上大学,也招来了家里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姑姑嫂嫂虽然明里祝福,暗里却各色言论的睥睨。
尤其是我在大学毕了业后,南下打工,也如初入社会的人群一样,做着几百块的最基层的工作,和早早就出去打工的女孩没有太大区别。即使后来的我,靠着自己赚了一套并不大房子的首付,他们却也真真的只看到我还要每月还着高昂的房贷,过着紧巴的生活。
更让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的是,结了婚,生了孩子,我做了全职妈妈,切切实实我和那些早些年就辍了学嫁了人,在家带孩子的女人,简直没有什么两样。
一样是没有任何收入,一样是靠着老公在家带着孩子。一样是没有一辆风靡流行的轿车,一样是没有出手阔绰,财大富贵。相比较表妹堂妹嫁到南方,父母拿着男方家庭的彩礼,一下子就身板挺得很直,也忽的站的很高的时候,我与老公过着城市里平淡的生活,显然是个上大学并没有太好前程的活生生的例子。
而我一直出外上学,工作,与家里的那些堂哥堂妹,也并无太多的交流,更显得格格不入。
即便如此,我仍然恪守着一家人的感情,努力的在每次回家时,都去看望叔叔伯伯大爷婶婶们。
他们似乎也对我的到来,有着这样那样的说不出来的情怀,或陌生,或感慨,或猜想,或默然。
而在今年我又添了个小女儿,大年初五回去摆了大桌,招待了我的那一方亲戚们,也让他们多少又有了点不一样的认识。
吃大桌,是我们那吃酒席的一个通俗说法,大桌酒席的好坏,也直接能够看出主家的态度,是慷慨,还是抠搜,都要被吃过大桌的人,事后说上好久。
虽然我和老公不是那种好面,显摆之人,但是,今年招待亲戚的大桌也着实让我爸和我妈两边的亲戚,无可厚非。
饭店里包桌得标准是我们镇上档次全最高的,而且因为店家老板是弟妹的姑姑,自然份量口味是往足了上。
我们带回老家,本打算带给爸爸妈妈的一箱海之蓝酒,还有中华烟,也派上了用场。在我们那的酒桌上,女人孩子多,差不多档次的烟酒自然可以打发,我们那鲜亮的烟酒自然成了懂酒抽烟的人,眼中口中的亮点。
这些年出外打工没少赚钱的堂哥,眯着眼睛抽着烟,行着酒令也不无感慨,当年他就怎么没多上几年学,不能像我老公这样只是坐在办公室,拿着每年递增的工资,还要靠着体力风险赚着虽多却并不稳定的收入。
而叔们婶们也说着,这次大桌,不仅饭菜好,一瓶一二百的海之蓝酒,一包四五十的中华烟着实不错,有的还问我是不是过的还不错。
且不管我过的怎么样,我也并没有要炫耀显摆之心,生活本就过给自己的,冷暖自知,幸不幸福,只有自己内心知道。只是年年都会带上烟酒礼品孝敬我的爸妈,这次也就恰逢碰上。
我的爸爸,一辈子活在老实无话中,拧巴了的脸庞,布满了皱纹,但是,只要是我在家的几天,他和我老公,也是他看中的女婿,喝上两口小酒,抽着我们带去的烟,虽然一如既往的话不多,却也是笑容绽放在了整个脸上。
我说起要谢谢他供我上大学,送我走出农门的恩情时,他也就乐呵呵地,说上一句,“谢我干啥,你们谁能考上我都供用。”
而我着实属于幸运的那个,哥哥弟弟都没有考上,我却是一路凭着学习的干劲,体验了上了大学,结交了各色朋友,过着读书,旅行,电影,音乐等广阔愉悦的人生。
虽然,我现在仍然只是个没有任何收入的全职妈妈,但是,我还是想告诉那些亲戚,努力的培养下一代的孩子,好好学习,大学也好,更高的学历也罢,不仅仅是靠着知识,而是更多的能力才干,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更为丰盈富足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