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才华气死了自己的丈夫,晚年遭遇牢狱之灾,却被称为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一生佳作无数,有很多诗词至今仍被人们不断传诵。

比如近两年曾火爆荧屏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剧名和歌词便是出自她的文笔。

这样一位文学大家自然是拥有着众多的粉丝,不仅是现代,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她也同样被众多的文人墨客追捧着。

只不过,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的才华给她带来的除了至高的名气还有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那么,她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和坎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层层叠叠,去追溯属于她的那段历程。

(1)豆蔻年华

1084年在一个雕栏玉砌、书香四溢的宅子里传来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原来是李家喜添千金。人们脸上的喜色融融映着那庭院里正开得热闹的花儿,仿佛一副春意盎然的水墨画,美不胜收。

这个宅子的男主人是时任礼部员外郎的李格非,女主人王氏更是出身于名门望族,前来祝贺的人们都调侃说这个女娃娃真是会投胎呢,以后一定是要享尽荣华了。

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女婴便是李清照。家境优渥的她在父母精心的陪伴和谆谆教导下度过了最愉快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她在窗前自由的遐想,在庭院中悠闲的漫步,那些亭台楼阁和桃红柳绿皆化为一缕缕的思绪在她的心中轻轻的绕。

于是,她拿起毛笔,将那流淌的诗意尽情的挥洒。才华初露的她让父母极其的欣慰,他们对她的赞赏更是激发了她创作的激情,文学之梦便悄然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

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一眨眼间她便到了出阁的年纪。父亲为她许了一门好亲事,据说是赵家的三公子赵明诚。

李清照是记得他的。那年元宵节她随家人在相国寺赏灯,他们在人群中邂逅,虽然是初见,他望着她的眼神里居然有一丝的欣喜若狂,他笑着说曾拜读过她的诗词,对她极为的赞赏和敬佩。

原来,自那次相遇后赵明诚便开始对李清照念念不忘,他亲自央求父亲向李家提亲。李清照忐忑着且憧憬着,她的生活将开启新的篇章。

(2)情之初

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两情相悦。李清照无疑是幸运的,她嫁给了自己的爱情。他们不但爱慕着彼此,更是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而愈发的亲密无间。

丈夫也热爱诗词创作,且自小对金石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他们一起讨论诗词歌赋,一起研究金石,并收集了大量的古玩字画。

彼时,他们不用为三餐发愁,只需沉浸在旖旎缠绵的儿女情长中。在此期间她的作品风格大都是舒畅愉悦的,一如她那时的心境。

不久后,在官场上失意并丢了官职的赵家被迫举家搬迁至乡野。失去了朝廷俸禄的他们,日子过得清贫却怡然自得。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去投身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何乐而不为!

时日如飞,他们的感情始终是那么的和谐,对彼此的情意氤氲在那杯香茶的浓郁中,弥漫在油墨的芳香中。

她是如此的深爱着自己的夫君,倘若他不在身边,她的思念便会泛滥成灾,那是“人比黄花瘦”的寂寞,是“泪融残粉花钿重”的忧伤。

(3)疏离

如果赵明诚不曾重回官场,或许他们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美满。然而,人生没有假如。

靖康二年三月,赵明诚被朝廷任命为江宁知府,他先行奔赴任地,留李清照独自回家收拾行囊。

她将他们收藏的古玩字画以及金石等物品装了整整十几辆马车,无奈还是有许多的文物难以携带,万般不舍之下只好将它们留于家中,并计划着不久之后将它们带走。

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不久后青州发生了兵变,她的家也在此次暴乱中被毁于一旦,这对她简直是沉重的打击。

彼时,还在为那些文物而伤心欲绝的她未曾想到整个国家的局面将会动荡不安,而她的生活也再难归于平静。

赵明诚刚上任不久的某日,有属下向他汇报说怀疑御营统治官王亦有叛乱的嫌疑。

赵明诚觉得属下的猜测只是捕风捉影罢了,所以他只是敷衍了一番,并没有做任何的防御部署。

没想到不日王亦有便举兵来袭,他竟然被吓得抱头鼠窜,趁机溜走。此事不仅引发朝廷的震怒,更是惹来妻子的不满和鄙视。

不同于其他的女子,李清照有着男子般的家国情怀。对于丈夫的临阵脱逃,她实在是恨其不争。她甚至开始觉得那个曾经被自己视为知己的丈夫是那么的陌生。

渐渐的,她的脸上再难觅到往日的柔情,她亦不愿再与丈夫过多的交流。对于这份疏远,夫妻俩都心照不宣,他们也尽量回避着那件让赵明诚羞愧,令李清照恼怒的逃跑之事。

(4)情殇

之后的日子,他们要面对此起彼伏的暴乱和不断的逃亡。动乱年间的颠沛流离让李清照的身心饱受折磨,她再也不是那个只懂得在生活中享受诗情画意的女子,她的作品中开始有了对时世的感慨。

在又一次大逃亡后,他们行至乌江,那时那刻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她想起了项羽,也想起了危机四伏的朝局和腐败无能的官员,便触景生情的咏出了那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这一刻,在妻子面前的赵明诚羞愧得无地自容,不久后他便一病不起。也许是那首诗彻底激起了他压抑许久的苦闷和痛苦,他的病情迅速的恶化,不久便与世长辞。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斯人已去,他留给她满满的回忆和沉甸甸的物品,余生她将守着那回忆,携着那行囊艰难的跋涉。

(5)情劫

随着赵明诚的离世,李清照人生的黄金时段也彻底的落幕了。

她独自流浪着,孤苦无依。然而,愈是留恋于过往,便愈是照出现实的荒凉。诗人的感性此刻折磨的她形容憔悴。

该如何涯过余生这漫长的光阴?清高如她怎允许自己这般的流离失所?

当她在坚持与崩溃的边缘苦苦挣扎之时,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出现了。

他叫张汝州,一个貌似很温暖的男子。他说仰慕她才华已久,愿意照顾她余生安好。

何其熟悉的字眼,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晚,映着彩灯的光晕,那个翩翩公子笑着对她说着相似的话语。

往事如烟,又是一片泪眼朦胧。

她答应了,她想她需要一个房子来安置他们共同的文物,也安置她这颗支离破碎的心。

然而,再嫁作人妇的她迎来的并非生命中的第二春,而是一场噩梦。

当不久前刚给过她承诺的男人发现所娶的妻子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拥有万贯家产之时,他瞬间变了脸。

他骂自己愚笨,不小心上了当,他刻意冷落她,甚至对她拳脚相向。

望着这冰冷的房子和那个男人因愤怒而变形的脸,她只是凄然的一笑,原来她此生不会再有爱情。

既然如此,她必须从这段孽缘中抽离,哪怕是付出惨痛的代价。

于是,她去揭发张汝州科举作弊的丑事,只为了迅速与他断绝夫妻关系。尽管知道依照宋朝的法律,若女子状告自己的丈夫也要受两年的牢狱之灾,她却毅然决然,她是何其刚毅的女子,怎能容忍自己在生活中苟且。

(6)冷冷清清

虽然在友人的相助下她很快便走出了牢房,她的生活却并没有任何的改观,反而是变本加厉的落魄。

彼时,社会的舆论对她的指责劈天盖地,她一方面要忍受生活的极度困顿,一方面要抗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然而,为了完成丈夫赵明诚的遗愿,她逼着自己坚强,熬过了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忙碌后,她终于成功撰写了《金石录》。

在如释重负的那一刻,却有强烈的失落感莫名的袭来。那满园的芬芳不知何时已悄然的凋零,她忍不住发出一声幽叹。

一阵风吹过,落叶缤纷,她捡起一枚放在手心轻轻的摩挲,却不知有更多的落叶伴着几绺银丝从她的发髻滑落。

是谁在用幽怨的声音轻轻的吟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