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特别有感触。
“如果看不到时间的力量,时间会瓦解你;如果能看见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塑造你。”
我一直坚信时间有力量,也相信一个普通人想要实现逆袭,没有捷径。唯有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并且在时间的维度上持续不断的精进。
尤其近两年,当我快速奔向30岁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想,我今年到底多大了?25岁之后感觉时光飞逝,当被问到年龄,也更喜欢说自己的周岁,而不是虚岁。
为了文章的严谨,我特意查了一下百度:
周岁的计算方式是用出生后满一年的方式计算的。
虚岁的计算方式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开始就记为1岁。
前两天,我刚刚过完我人生中的第28个生日,但是按照虚岁,2022年,我已经30岁了。(哈哈)
钱钟书说过一句话,是很值得品味的——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够狂,这个人会是没出息的。如果到了30岁他还很狂,那也是没出息的。”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人生也不应该为此而设限。谁说二十多岁才有资格追梦,四五十岁一样可以为自己而活。
最近在微信上关注了一位80岁的奶奶——汪碧云,视频里,只穿高跟鞋,妆容精致,优雅自信。
你看,人生不应该因为年龄而设限,80岁依然可以翩翩起舞!
我理解钱钟书先生的观点,20岁的年龄需要“疯狂”一些,敢于天马行空地想象,甚至要多经历失败,为了自己的热爱拼尽全力;如果暂时找不到热爱,也不必迎合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多去尝试新鲜事物,没有遗憾就行。
一个人从20岁开始,要去尝试更多事物或者专注做一件热爱的事情,到了30岁,TA至少对自己更加了解,不再狂妄,沉淀下来,脚踏实地为目标去努力。我想,这大概是钱锺书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
前两天读《非线性成长》这本书,黄有璨老师也提到了相关的见解:
“对我本人而言,20岁和30岁的最大区别,就是如果见面聊天,20岁时我会跟你聊我做过些什么和能做些什么,而30岁时,我一定会跟你聊我不能做什么。”
我也是这样,如今接近而立之年,我非常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我比20岁的时候更淡定,更从容,更坚定,更相信日复一日时间的力量!
从2021年开始,我就在为自己30岁做倒计时。30岁之前,我在寻找自己,跟自己对话,与优秀的人和书籍对话;30岁以后我希望真实的去做自己,日益精进,与此同时,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为这个社会创造一些价值和意义,成为一个终身学习、持续输出、心怀利他之心的长期主义者。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从容地每日精进?
1.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比较迷茫,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相反,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不知如何选择。现在想来也很幸运。因为大学里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实践经验比较丰富。
大学里因为喜欢英语,获得国际大学生竞赛志愿者负责人的身份,与外国大学生持续生活两个月。也因为英语,有了家教的经历,被舍友推荐去辅导高考学生英语,后来学生互相推荐,越来越忙;大学里也担任过学校校报记者,负责各种活动的采稿,人物的采访,当时看着报纸上一篇篇自己写的文章很有成就感;大学里还做过一年的敬老院志愿者的工作,所以内心一直有一个种子,希望未来有能力可以助力中国老年人服务的相关工作。
上面三件事是我大学做过的最正确的三个决定,直接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毕业后,进入教培行业辅导高考学生,工作至今,与此同时,也负责过教育机构企业文化的宣传,公司报纸的内容工作。现在也通过公众号持续写作,每日输出。
过去的经历就是你自己的最好证明。寻找自己曾经的轨迹,也许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
2.想一万次不如行动一次
李笑来老师说过:“人至践则无敌!”这句话很有意思。
最近一位创业的朋友跟我分享过:“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的确,有多少人在行动之前想了很多,但是第二天醒来生活依旧,所以,成功路上不拥挤,做起来就成功一半了,另外一半就需要你在行动中不断迭代更新,学习并且改进。只有行动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2017年底我就申请了公众号,中间陆陆续续发过一些文章,都无法做到持续更新,后来认识了一些优秀的前辈,看到他们行动的方式,才决定向他们学习,行动起来,2021年每日持续写作日更。今天是日更的第10天,我就已经体会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持续的输入和反思让我变得越来越强,很多读者加我微信分享自己的感谢和收获,分享和利他之心也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部分截图,感谢读者朋友的鼓励,才让我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温馨提醒】
持续行动的前提是要持续地输入。
但是输入方面要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输入才是关键!
每日读书,观看视频,阅读公号文章……这些都是输入,但是,在输入的过程中你需要选择一本适合当下自己阅读并且评分很高的好书,你需要甄别是让你不自觉上瘾还是让你学到知识的视频,你需要找到一个适合你现阶段成长的公众号而不是关注一堆广告流量作者,所以,输入的前提一定是谨慎选择,认真思考。
3.别怕花冤枉钱!人生没有冤枉钱!
刚刚提到,毕业之后我有一段迷茫的时光,并不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而是想做的事情太多,现在看来就是对自己定位不准。
我毕业后想做老师,想当作家写书,与此同时,我还想当画家,插画师,甚至还想创业开一家店。
后来我在每个方面都花钱买过课程进行学习,所有为学习付费的投资都没有浪费。比如我曾经以为我会成为业余插画师,但是经过付费系统学习之后,我知道这一条路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轻松,这个职业需要热爱、大量的练习以及日复一日的坚持,虽然后来我没有成为插画师,但是这件事让我明白我的人生有更重要、更想做的事情,看似这些投资没有回报,但是它让我少了一种选择,在未来也不会纠结和遗憾。那我在教学和创作内容方面的投资就对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也更加确定我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希望用一生的时间来成为一名内容创作者。
以上3点让我迅速确定自己是谁,也让我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进而确定人生使命,相信时间的力量,享受日复一日的坚持!
以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