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来,咱们抱抱。”大睿敞开怀抱。
曾几何时,他跟二马(两三岁)一样小,一听说他妈妈买了火车票要回家,就要伤感两三天,甚至哭哭啼啼地说舍不得。一直到10岁,分别的时候,都是这样说了又说、哭了又哭。
现在的他,12岁了,高高大大,男子汉一样把我搂在怀里,特别温暖。尽管依依不舍,但他明白有聚就有散,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把人都给哭软,善于用言语和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天比一天成熟懂事。
但他也有魔幻且玻璃心的时侯,哪怕,他父母说重一点都不行。
前两天,他和表弟的孩子玩了很久的游戏。回来之后,手机没电,拿着我的手机接着玩。他爸爸管束无效时,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句话:“你就不是人!”
“我怎么不是人啦?我不就是玩了个游戏吗?玩游戏就不是人了……”他如泣如诉。
爸妈看不得他这样,就跟他往好的方面解释。被妹妹叫停了,然后跟他说:“爸爸说话是不好听,但我们玩儿得有个度,不能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你现在没有自制力,我们该管还是得管,等你到18岁,我绝对不会管你。妈妈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上说话的,没有偏向爸爸……”
妹妹老是怕孩子说她偏向谁谁谁,所以尽量站在中立的角度上。这孩子从小就不倔,好话坏话都听得门儿清,自己心里也有一把秤,只要给他一个台阶,很快就可以往下溜。
以前溜的速度要快一点,大了之后,特别敏感,尤其是面子上过不去,总要狐假虎威地熊一下。
等他擦干眼泪,跟我上楼来,他说爸爸说话总是很难听,总是刺伤他的心,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他的心上留下了伤痕。
我让他换角度去想,开导他:“你爸爸说你不是人,那你有可能是神,有可能是一个高手,为什么不往更好的方面想呢?”
“那我就是个【大逼】”,他说:“但不是傻逼的逼,你可以跟我解释一下吗?”
“我的理解是:大我,无私,又很牛逼的人。”
“对,我就要做这样的人。但我还是想跟我爸对着干!”他说。
然后,我就跟他由深入浅地讲了言语的虚妄性,逆境的塑造性,自己成长中的卡点,还有一些朋友特别励志的地方……
讲着讲着,他突然说:“大姨,我现在一点都不伤心了!你应该去当个心理师。”
“我想当个作家,和雪漠老师一样的作家,他就是我人生的榜样和毕生的追求。”我总是在他面前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心愿。
“大姨,我相信你可以的,你已经战胜了那么多困难。”他给我的鼓励是200%哪。
那天是星期日,正好晚上有《无死的金刚心》共读会,很多老师都在分享自己的种种,还有一些卡点需要指点……我当时怕他不喜欢,就戴着耳机听。没想到他让我把耳机拔下来,要和我一起听。
“好,那你好好听听人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我满心欢喜。
“好,我跟你一起听,学习一下。”
我跟他讲一些朋友学习雪漠文化之后的变化,和雪漠老师的大心大愿和大能,用【神奇】二字概括了一些。当时手机的麦,不小心划开了,我也不知道老师们会怎么想……打扰到大家了,麦被迫关掉了,恰到好处地让我止语。
好多老师都把自己的孩子和亲人都引进了雪漠文化里,生活和人生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睿偶尔听我讲雪漠老师,稍稍有一点兴趣,但没有完全提起来,只是在困惑的时候把它当解药。
北京和湖北相隔很远,他每年最多只能回三次,平时跟我的交流不是很多。他不太喜欢视频,他总觉得见不到人,很遗憾,还不如不说。回到湖北之后,每天睡觉前,都会跟我说很多话,对于一些困惑,我会慢慢地帮他解,我跟他说好多东西都是从雪漠老师那里学来的。
但愿有一天,他也能把雪漠老师的书好好地读下去,不管是怎样的方式,只要能够接触善文化,就会跟善知识越来越近。
离别,不是挥手那么简单,是挥手背后说不出来的种种牵挂和祝福。妹妹拥抱了我一会儿,慢慢松开,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短聚之后的长别,来不得半点矫情。
那就各自珍重吧,活好自己,把自己活出来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