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焦虑是一种情绪,却不知焦虑是来自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我曾经是一个严重的焦虑者,有时候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有时候大量的读书或者听书;有时候为未来的事情发呆。第二天通常是没精打采,强烈的焦虑感便涌上心头,于是,失眠、困惑、沮丧,一股脑儿的挤进我的心里。严重时会感觉心力憔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吗?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简书,刚进入简书时我只是随便看看。看简书上作者的文章和故事,慢慢的我被他们的情绪和习惯感染,自己也有了动笔书写的冲动。但写作是个艰苦的工作,没有养成习惯之前是很痛苦的。在刚开始写的一个月中,我两天或者三天写一篇文章,写的很肤浅,也很痛苦。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没有写作习惯之前总是有很多话要说,很多故事要讲。可真的到了要写的时候,却觉得自己有话说不出,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时候才知道积累的重要性。
为了不让自己半途而废,我参加日更活动,发誓先日更365天再说。真的要日更了,还是很难的。首先是每日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是用好的表达方式告诉读者,这一切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次无话可说的时候,我想过要放弃。但每次放弃之前,我又鼓励自己说:“再坚持一天再说。”
就这样一天一天,我坚持了下来。
日更超过一百二十天之后,渐渐痛苦消失了。因为我已经养成了每天看书,每天写作输出的习惯,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更神奇的是,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让我在其他方面也有了动力,很多以前看起来很难的事情,现在只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按照时间点做就行。
有了这些规律的习惯,焦虑情绪一点一点在消失。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些无用的情绪上浪费时间,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做。一种良性的情绪越来越浓,做事变得越来越从容,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即便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很快调整自己,不会像以前一样,陷入焦虑中无法自拔。
后来我才明白,有些事并不是我想不明白。而是我从未想过要去真正实践。再好的愿望如果只停留在想象中,她就永远不会成为成长的动力。只有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持续不断的做下去,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从细节开始纠正认知偏差,才会让我不断的成长。
这样想想简书带给我很多宝贵东西,日更教会我如何才能养成习惯,然后逐渐向生活和工作的其他领域扩散。让我获益匪浅。
我今后还会习惯性日更,无论表达什么都只写真实的感受,哪怕一点点小事,也当作是对工作的复盘,对生活的反思。
把一切都当做刚开始,把一切都交给时间。我相信会越来越好,持续做一个有心,有行动力的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