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决策,而不要被决定而左右

很多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归根结底是道理听了很多,却还不会做出对的决策,多数情况下会被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左右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生活中随时都会需要做决定,甚至你什么也不做也是一种决定,而一个好的决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你是否知道当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决策的生成,以及如何评估这个决策?

在网站上经常看到有些人求助,大意是我做了某项决定,这个决定可能是:想和对象分手/工作不好想要辞职/学习痛苦想要放松一下…,接着下面的回复正反皆有,但是你会发现提问者其实内心或许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决定,他们会忽视不想听见的话,注重那些能够支撑他先前观点的信息。这种证实偏差会影响我们去何处寻找信息,无利于我们真正的去解决问题。

《做出好决定》第二部分通过八个测试确定自身的八大个性因素:决策风格、风险承受能力、完美or差不多、控制向、拖延、冲动、情绪控制和自信度,从而了解自己、建立自己的个性档案,正是个性因素的差异导致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做出决策截然不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内在足够了解了,才能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定,才能评估决定将会对你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决策出最优解。甚至于极端情况下,你可以两相其害取其轻,因为基于对自己的了解,你能够有意识的每个决定打上分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种情况下,你是自主的做决定,而不是被决定而左右。

《做出好决定》的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不只在管理学方面成绩斐然,在组织行为学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做出好决定》共分为五个部分,简要概括如下图。一本好书是不光是具备了完整的骨架,还需要内容去填充这幅骨架,使其丰盈、饱满。这本书的骨架便是第二部分建立起来的个人个性档案。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都是围绕着第二部分进行描述,如果说第二部分是纵向的庖丁解牛一般了解自己,那么第三、四部分便是对每个骨骼进行横向的扩展填充,而第四部分对于第三部分而言,是一个更为递进的关系,第五部分则对整个内容进行总结。

这本书并不晦涩难懂,就如同做决策一样,其实并不困难,有意识的去做对的决定也不困难。难的是需要一个契机,如同武侠小说密室里的开关一般,你触碰之后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内外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如同开始说的,很多人说听过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其实是不正确的。听过很多的道理,在日后遇到合适的契机,这些道理就会有醍醐灌顶的作用。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为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它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契机。这本书由浅入深的给我们不单只是给我们讲解很多的道理,同时其中或许也会有你需要的那个契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