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二)

     十个问题,整合起来,无非就是接触新教材、作业检查、劳动与阅读四个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容易读,也易于了解,平实无华,简单明了,如聊家常一样。

      接触新教材,“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时就解题例题和应用题等”,强调,面对新教材,要让学生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了解教材内容。“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所以,学生思考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通过思考加深印象,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将新知识进行解构,分析,归纳,重构,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网络架构。新的教材,新的知识,新的逻辑,新的学习方式,都在思考过程重现,想象中体验。  

       作业检查,对于当今的父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检查作业过程,瞬间爆发,心理默念,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作业检查,聚焦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各种矛盾易燃点,多少家长在作业本签字上,倾注太多了心血,还动不动让自己血压呼的一声,不断狂飙。“第一,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应用;第二,教师有可能密切注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工作情况,考虑他们个人能力和特点”。作业布置,要从学生的特点和获得感出发,因人而异,分层布置,但是在考试一把“尺子”的衡量,作业难以做到区别对待,而现实中作业检查更多的下放给家长,凸显教育的焦虑和家长的无奈。教师检查作业,本来是在情理之中,职责范围,将作业推给家长,说是家校合育,有失偏颇。有一位教师家长说:我就是负责签字,不会给孩子作业进行任何修改和指导。我的意思很明显,作业是孩子和教师之间合作的事情,我做好监督就是,结果应该是孩子和教师之间的契约。同时,我们承认,作业就是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应该获得尊重。家长负责检查作业是否落实,孩子是否完成到位。教师应该负责作业的评价,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检查,反馈教学过程的得失。我想,这个事情做起来,也不难。

       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的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已经是成为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向。从小培养劳动的意识,早已成为共识。但是现实当中,对劳动内涵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并不深入。我们的学生,以为进入工厂,走向农田,挥洒汗水,才算是劳动。其实,居家生活,拖拖地,浇浇花,炒炒菜,刷刷碗等,已经是劳动。劳动,尝试体验,敢于体验,乐于体验,这本身就是发展所在。

   阅读,阅读,再阅读。从阅读了解人生,理解生活,畅想未来。 当我们疲惫不堪时,我们用阅读来彻底放松;当我们感到无助时,我们用阅读来寻找答案;当我们快乐惬意时,我们用阅读来拥抱生活。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学困生,哪怕他们态度极好,可是学业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时,阅读就是成了解决学困生的有益途径。我们有多少老师为之牵肠挂肚,有多少父母为之寝食难安,但是,现实就在哪里,问题就在哪里。愤怒、责怪、哀怨、感叹,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尝试陪着孩子阅读吧。也许,生活的小确幸,就在前面等着。  一名幸福教师拥有繁荣的力量,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递美好、热爱和感动。他总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并欣赏每一个学生。这也许就是阅读给予的力量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