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想做个自己的直播平台,或者搭建一套视频推流系统,到底该从哪儿下手?其实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有不少坑。今天就把从 0 到 1 搭建视频推流系统的全流程拆解开,小白也能跟着做。
一、先搞懂:推流协议怎么选?
选对协议,等于成功了一半。不同场景适合的协议天差地别,选错了要么延迟高到离谱,要么画面糊成马赛克。
RTMP:直播行业的老大哥,兼容性强到没朋友,几乎所有推流工具和播放器都认它。但缺点也明显,延迟大概 1-3 秒,而且浏览器基本不支持直接播放,得靠插件。
HLS:苹果家的协议,浏览器原生支持(尤其 Safari),延迟 5-30 秒不等,适合录播、赛事直播这种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WebRTC:低延迟王者,延迟能压到 300 毫秒以内,视频会议、在线课堂必须选它,但对服务器性能要求高。
SRT:新兴实力派,抗丢包能力强,画质和延迟平衡得很好,适合需要跨地区推流的专业场景。
新手建议:普通直播直接用「RTMP 推流 + HLS 播放」组合,既能保证推流稳定,又能让观众在浏览器里直接看。如果是做视频连麦、在线面试这种需要实时互动的,果断上 WebRTC。
二、推流服务器怎么挑?
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别上来就砸钱买商用的,先试试开源方案,够用再升级。
Nginx+RTMP 模块:轻量到极致,几行配置就能跑起来,适合新手练手或者小流量直播。缺点是功能简单,高并发扛不住。
SRS(Simple Realtime Server):国产开源神器,支持 RTMP、HLS、WebRTC 所有主流协议,文档全是中文的,配置起来特别顺手,中小团队首选。
FFmpeg:严格来说不算服务器,但它能编码能推流,还能当中转服务器用,配合其他工具能玩出花来。
商用方案:Wowza、Ant Media 这些,适合企业级高并发场景,自带负载均衡、防盗链这些高级功能,就是年费不便宜,动辄几万起。
搭建小技巧:用云服务器部署时,记得开安全组,把 1935(RTMP 端口)、80(HLS 端口)这些端口放行,不然推流和播放都会失败。
三、推流工具:用 OBS Studio 就够了
推流工具不用选太多,OBS Studio 一款顶所有,免费开源还跨平台,主播们都在用。
安装:官网直接下载,Windows、Mac、Linux 版本都有,傻瓜式安装下一步就行。
配置推流地址:
打开 OBS,点「设置 - 推流」
服务选「自定义」
服务器填「rtmp:// 你的服务器 IP/live」(比如 rtmp://1.2.3.4/live)
串流密钥随便填一个(比如 test,后面播放要用)
开始推流:添加一个「显示器捕获」或「视频源」,点「开始推流」,左下角显示「推流中」就成了。
四、怎么让别人看到你的流?
推流成功后,得让观众能顺畅地看到画面,不同协议的播放方式不一样。
RTMP 流:用 VLC 播放器或者 FFplay,直接输入地址「rtmp:// 你的服务器 IP/live/test」就能看。
HLS 流:服务器会自动生成 m3u8 文件,地址一般是「http:// 你的服务器 IP/live/test.m3u8」,直接扔浏览器里就能播,也能用 Video.js 这种网页播放器嵌入到自己的网站里。
测试小窍门:推流后先自己用 FFplay 测一下,命令是「ffplay 流地址」,能正常播放再给别人看,省得排查问题时一头雾水。
五、系统优化:从能用变成好用
基础系统搭好后,这几个优化点能让体验飞升:
加 CDN 分发:观众多了或者跨地区访问时,一定要上 CDN(阿里云、腾讯云都行),不然偏远地区的观众会卡顿。原理就是让流先到 CDN 节点,观众从最近的节点拉流,速度快多了。
防盗链:不想自己的流被别人随便盗用,就配置 Referer 白名单或者 Token 鉴权,SRS 里有现成的配置,改改参数就能用。
低延迟优化:如果觉得 HLS 延迟太高,试试 LL-HLS(低延迟 HLS),或者直接换成 SRT 协议,能把延迟降到 1 秒以内,代价是服务器带宽消耗会增加。
其实搭建视频推流系统没那么神秘,核心就是「推流端 - 服务器 - 播放端」这三个环节。新手可以先从 OBS+SRS 这套组合练手,花半天时间就能跑通整个流程。如果后续有更高的需求,再慢慢研究负载均衡、集群部署这些进阶内容。
你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坑?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我看到都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