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整理
一年前的一次搬家,让我彻底知道家里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大大小小的物品打包出60 多个包裹,看着都心累。因为对整理没有认识,有了孩子后的东西更是多到不知道怎么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收纳。搬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东西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样的物品买过多次,因为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找不到了。。。当然也扔了很多东西,心塞心痛的感觉,相信很多人有共鸣吧。

真正的开始认识整理
通过搬家,自己开始反省,整理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简单扔掉一些用不到的东西吗?自己要怎么去整理家,怎么才能让自己方便快捷的找到东西,怎么才能利用好有限空间呢?之后买了关于整理方面的书籍,看了很多关于整理的视频,也学了相关的课程。慢慢知道了怎么去叠衣服省空间;怎么利用好自家衣橱;怎么充分发挥有限收纳空间。。。通过基本的硬件常识,自己慢慢的找到了适合自己和家人的收纳方式。(其实包括很多整理细节和小常识,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多多交流)

总的原则就是通盘规划,对家里所有物品分类,按照整理流程依次清理。哪些可以完全扔掉,哪些留下,哪些可以流通出去。同类物品一定统一放置,当然,对于犹豫不决的物品,你也不要着急做决定,找个合适的地方给它个缓刑期。
自我实践
拿我家衣橱为例:一开始不懂整理的时候,找衣服确实很麻烦,就算叠好很快就翻乱,衣物也不懂的分区和分类。后来根据家里的衣橱情况,对自己衣服和衣橱进行全盘规划。衣服全部清空——分类——收纳——归位。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不要着急,慢慢来,进过几次筛选你就会比较清楚真正适合自己的衣服。按照需要收纳衣物的数量再去选择合适的收纳箱。每个家的情况不同,衣橱的收纳肯定就不同,我家的衣橱再没改变构造的前提下,按照小隔断进行按人的分区收纳,大的空间就采用大衣外套集中的悬挂式收纳。需要换季的衣服集中放在下面的百纳箱里,调换的时候直接拿出来放入每人对应的收纳盒就好了。当然前提就是,你的衣物要足够精简。
几点总结:1.对自己的家全盘规划,怎么提高效率就怎么来,尽量让动线合理。
2.不要盲目买收纳用品,确定买的时候确认好尺寸,一定颜色款式统一。
3.同类物品统一集中收纳,可以用标签纸做好提示。黄金区一定留给经常用的物品。
4.家人的物品一定互相尊重,自己的物品自己收拾,不要为别人做选择。
整理其实是映射到很多地方,它需要你从思维上有规划,不光是整理家,还有你的工作,你的精力等等。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也想慢慢拉近与整理的距离,希望认识更多喜欢整理,热爱生活的朋友,一起分享和沟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