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你的情绪,而不是有情绪的表达
——罗秋兰老师微课笔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情绪的时候,你的皮质脑的功能会被抑制,你的表达会有缺陷。那样的沟通交流效率是很低的。特别是作为父母,作为伴侣之间,我们不要带着情绪,去跟我们所爱的人去交流,那样很容易伤到对方而不自知。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如果这个情绪需要流动,是向外流动的话呢,真实的表达,先情后理。有很好的一些说法:表达你的情绪,而不是有情绪的表达。
比如说我很愤怒,那我应该怎么去表达呢?我说当你愤怒的时候,不要到你愤怒得都受不了的时候才说:“你惹我生气了!”,那这个时候,你的表情,你的眼神,你的语音语调,怎么样表达都不是一个友善的状态,对不对?
但是如果我们对情绪有觉察就完全不一样了,当我的愤怒的这个念一起的时候,我的情绪开始波动,我的身体有这个反应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愤怒了。那个时候,我就会提前对我的情绪进行监控。我会接纳,我知道我愤怒是来自我内在的需求,那我会在我发作伤到别人和自己之前,会跟他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情绪,我们一下再谈。
比方说,在生活当中,我跟我的孩子去交流的时候呢,有时候难免也会有情绪的,当我觉得我有些生气,或者说我在外面,因为有些事情让我有些情绪。而女儿想跟我沟通交流,而这个时候我感觉不是一个恰当的时机,我会告诉她说,对不起,妈妈现在是有情绪。但是这个情绪呢,不是你的错,不是你造成的,或者说是我内在里有一些反应,我想自己待一下,觉得可以的时候我们再交流好吗?孩子还是很愉快的接受了。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我自己的或者是因为他的某些事情,我内在的运作那些情绪,我对他大喊大叫,我说难听的话。甚至有些父母会在很愤怒或者是很无奈的情况下会打孩子。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想表达爱,可是在愤怒的情绪这样的表达是没有效果,所以,我们需要觉知,然后才去带着觉知去表达。
当我们这样表达以后呢,我们也给所爱的人有机会来真正的了解和懂得为我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