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正面管教”有用吗?
去年拉着老公参加了三天的“正面管教”工作坊。
老师上来就提醒:
“很多学员(爸爸、妈妈)是一个人来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上这个课,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育儿理念,千万别想着回去改变另一半。”
“有的妈妈上完课,回去就开始看爸爸不顺眼了,开始数落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本来没什么事儿的,变成家庭矛盾了。”
P.S.文末链接分享“正面管教”课程笔记
上心理学的课,每位老师都会提醒一遍:大家上了心理学,主要是改变自己。
的确,set right expectation很重要。改变自己都何其困难,更不要说改变别人了。
从动机来讲,我的态度挺端正。我学习心理学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陪伴姐姐弟弟成长。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学习了以后,意外的收获是,得知很多的疾病也是来源于“情绪”,就不去说“疑病症”等等心理异常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家人、自己的健康,保持“情绪稳定”是基础。
那么,如何做到“情绪稳定”呢?
我一直没有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词,直到看到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容器”这个比喻,觉得非常形象。进而我又联想到“水”。
先说“容器”。
“容器”:自我稳定性
武老师提到,他在面试咨询师的时候,会对咨询师做人格评估,用两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咨询师的自我稳定性和灵活度。
- 关于自我稳定性,就是看一个人的容器是不是结实。
- 精神分析特别强调,父母要做孩子的容器,老师要做学生的容器,咨询师要做来访者的容器......
- 这个容器容纳什么呢?就是对方的情绪,也包括活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心法:保持稳定。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进阶:自我觉察 + 自我接受
说完心法,想说,“保持稳定”,说说容易。大家都知道要包容、要倾听,可是知易行难,还有没有具体的方法?
分享两步。
首先是自我觉察。要觉察到,此时此刻,自己的“容器”是不是已经满了,是不是已经承载了太多自己的情绪?是否还能“接住”额外的情绪?还是先暂停,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辅导孩子做作业,嘿嘿。
其次是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情绪。
以色列总理梅厄说:那些不能放声痛哭的人,也就不能全心全意体会生命的幸福。
Those who don't know how to weep with their whole heart, don't know how to laugh either.
-- Golda Meir
再分享一句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老师的经常说的话。
他说: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允许自己是个凡人、接受自己是个凡人,若你感到悲伤,允许自己放声痛哭;若你真心愉悦,请开怀大笑。
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拥有幸福快乐人生的基础。你的容器稳固了,才能接得住你的家人、身边的人,帮助他们一起,幸福快乐。
水:自我灵活度
一分为二地看,也不是说100%的稳定性就是完美的。
武志红老师在介绍自我稳定性时,一同介绍了另一个概念“自我灵活度”,还做了一个精辟的定义区分:
- 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敏感地感知他人,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状态。
- 自我稳定性,即在关系中,一个人如何能守住自己的自我不崩塌,而自我灵活度,即在关系中如何能敏感地感知到对方并调整自我。
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相辅相成。
如果你的容器太坚固,就会失去了灵活调整和洞察的灵气。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是科恩传送最广的一句话。罗胖在2017跨年演讲中引用了这句话。
这是一个美好且生动的隐喻:理想的容器,需要有一丝缝隙。理想的你,需要稳定且开放。
上善若水
我想到一个贴切的比喻是:上善若水。
水的隐喻,可以把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两个概念很好地统一起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所以最接近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水是一样神奇的东西。把它放在不同的容器里面,它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同时又保持本质不变。
这是我理解的心理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李小龙曾把武术比喻成水。他说,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水是无形的。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
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式,如水一般。将水倒入杯中,它变成杯的形状。将水倒入瓶中,它变成瓶的形状。将水倒入茶壶中,它变成茶壶的形状。水可静静流淌,亦可猛烈冲击。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起源于水。
从心理学到哲学,从容器到水、从武术心法到为人父母......形而上的思想一脉相承。
大道至简。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反思、和刻意练习。
伤口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来源于鲁米的诗:伤口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我:我的眼睛该怎么做?
神:专注所走的路。
我:我的激情呢?
神:保持燃烧。
我:我的心呢?
神:告诉我里面装了什么?
我:痛苦和悲伤。
神: 与它们共处。
伤口是阳光照进你身体的地方。
--鲁米
“正面管教”课程笔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