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十一之行结束的第一天,又想到泸沽湖客栈那大堂落地窗,映出泸沽湖的青山碧水,闲云稀疏地环绕群山。七天的旅行点滴又回到眼前。
在挑选十一旅行地点的时候,我们几番纠结,最终为了旅拍选择了云南。出发前,各种国庆景点“人从众”的奇观也让我们颇为担忧。但是这趟旅途下来,爆冷和错峰出行让我们在十一全民旅行狂欢中难得地享受到了应该属于云南的清净。这一趟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号,我掐准时间,往大学城北地铁站走,前往机场。小苗同学电话来了,“糟糕,大事不好......我身份证找不见了。”电话那头的他故作镇定的语气背后掩不住那种焦躁,听到他那边窸窸窣窣找东西的声音,我心想您怎么前一晚不检查好你的证件,不过说这也没多大用,帮他回忆一下身份证最近一次在哪使用,查丢失身份证应该怎么乘机,眼看时间越来越近,我们决定赶紧去机场。因为没有过不带身份证乘机的经历,所以一路上我俩还是挺忐忑的。到了机场,发现原来现在已经可以自助办理身份验证了,刷个脸,打印出一个临时证件。那会开始,这个丢身份证的梗就成了我调侃他的话题了,屡试不爽。但是,我们的旅途从顺利登机开始,一顺百顺,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甚至看到的一朵花、一片云,都是正逢其时,恰到好处。
飞机四点十分准时降落在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距离晚上到丽江的火车还有五个多小时,于是我们决定去探访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座仅存在8年零11个月的大学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梅贻琦校长手迹“大学之道,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仍旧立在碑林中。因为身在大学校园,我更能明白这句话说着容易可做起来有多难,更加向往这所学校的精神。闻一多、李公朴先生的衣冠冢;联大学生一二一事件纪念碑,无不在讲述着联大人的“刚毅坚卓”,“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那个傍晚,昆明一直下雨,风冷冷地。离开联大后,我们打车前往昆明火车站,沿路看了一下这座城市。在火车上睡了一晚,三号早上六点多就到达丽江。
六点多的丽江,天还黑着,但火车站已经人声鼎沸。接站的李师傅早就等候在公交站牌附近,公交车上也陆陆续续上了很多人。李师傅是一位纳西族的大姐,圆圆的黝黑的脸,捂的严严实实的棉服,接上我们便驱车前往束河古镇。从丽江站到束河大约一个小时,眼看着天一点点变亮,太阳照透天空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雨季过去的丽江,清晨的阳光也亮的晃眼。一路上跟李师傅聊丽江,路上还经过她家住的小巷子,一栋栋独门民居,偶尔窜出来一只狗,猛地刹车,倒也很有趣。不久,就到了束河古镇的路口,师傅帮我们拉着行李,送我们去客栈,一路上她特可爱的一直在说,“不用担心,我会把你们送到地方,不会随便就把你们放下的。”看到前来接我们的客栈老板,李师傅才离开。
前两天的客栈是旅拍店给我们订的,老板是一位东北的阿姨,姓金。客栈是新建好的,她说我们是她的第二拨客人。金姨是学习艺术的,用她的话说,丽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她来过几次后就决定在这里生活了。她说要在院子里修一个长廊,要让爬墙虎爬满石头墙面。等到明年再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个小院更完美的样子了。小院里养了一条约克夏,叫“球球”,黑黑的眼睛提溜提溜地转,苗同学看到它就挪不动路了,进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找球球。收拾停当,准备出门吃饭,金姨介绍了好吃的餐厅给我们,还说如果需要报上她家客栈的名字,她说她当游客的时候那家餐馆会给她打折,她也不知道别人报她的名字好不好使,不过万一呢。这会儿,我才注意到客栈的名字,“菁山木舍”。
走去觅食的路上,我们第一次认真地看了束河古镇,可能因为时间还早,八九点钟,夜晚狂欢的游人还在熟睡,也可能束河不比大研,也就是众人皆知的丽江古城。路上没多少人,店铺也都是刚开门,几个早餐店里冒着热气,阳光还不刺眼,正是拍照的好时候。图片的色彩早已安排好,你只需点下拍摄健,那一幅幅图片就保存下来了。临街店铺点了丽江特色的鸡豆凉粉、丽江粑粑、小笼包,甜的咸的辣的,算不上特别好吃,但作为早餐足矣。
用完餐,我们急匆匆地赶去选旅拍的服装,毕竟这是我们此次出行的重头戏。因为清楚想要什么,风格和服装很快就确定了下来。中午吃了点简餐,就前往不远的拉市海了。拉市海严格说不算是一个特正规的景区,运营和管理的都比较松散,不过也不影响什么,毕竟云南一步一景,也不用局限于特定的框框里面。在拉市海,主要就是骑骑马、划划船。骑马走的是马帮走过的茶马古道,道路很狭窄、泥泞,在山丛树林中上上下下,路程中突遇一阵瓢泼大雨,匆忙扯出马背袋子里的雨衣披上,狼狈不堪。没多大一阵子,雨就停了。丽江的天气就是这样,雨来得快去得快,就是头顶的那一片黑云。下了马,就去了湖边。两人一艘的皮划艇,自助穿上救生衣、防水裤,店老板也不会说什么,待坐进去就一把把你推进湖里去了。我们奋力划到湖中间,才发现,原来漂着才最好,任凭水流把这艘船送到哪里。忽然之间,又下起了雨,我们又重新拾起了船桨,本能地要往岸边划。因为起风,水面的波浪越来越大,我们感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滑着滑不动,回头才注意到原来我们之前已经划离岸边很远了。雨下着,我们却咯咯地笑着,好像也没有周围的人,只有山、云、水、雨和怎么也划不到的对岸。
这时,迎面两个小哥,指着我们背后的天空,“彩虹”。我扭头一看,两条清晰的彩虹挂在天上,没错,两条。我记得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完整的彩虹是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开车在路上疾驰的时候,但如此清晰的两条真是平生第一次看到,我开始不受控制的兴奋起来,感受到一种由内生发的特别的喜悦。于是,在当天的朋友圈里,我说“一切都只是刚刚好”,这一句话说清了所有的感受。
第二日就是一整天的旅拍,束河古镇、蓝月谷、草场......马不停蹄,六套风格各异的造型,不停地笑、酷,太阳落山后,冷风透过v领把全身吹的通透。夜里十一点结束了所有的拍摄,急需一顿美食滋补,于是便在路边找了一家腊排骨火锅店,这一天累并快乐地结束了。
第三日,起床后,坐在客栈的楼梯口,跟球球一起,惫懒地晒了会太阳,就漫无目的地在束河转圈。在古城边缘有一个挂着“哈里发”的景点,准确说已经破败,不知道之前是干什么的,现今只留下一些仿古的建筑,没有游客,最多的就是一对对甜蜜拍照的情侣。树叶开始泛黄,秋色迷人。
从哈里发出来,经过一个石板桥,穿过一条狭长的巷子,便看见一个堪称世外桃源的街道。每家小店都有独特的风格,溪水从店门前蜿蜒流过,绿草肆意地生长,漫过外墙,铺满屋顶,野花争奇斗艳,时不时会蹿出一两条狗,一两只猫,逛着逛着,人开始被阳光照的懒懒的,想睡觉。于是我提议,找一家小店坐坐,发发呆,这时左前方看到一个不大的招牌,一家甜品店,我们进去点了碗银耳莲子糖水和水果炒酸奶,扶着吱吱扭扭的木质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不大,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就是布艺沙发和桌子,桌子四张;一个是被帘子隔开的榻榻米。我们选择在靠窗的沙发上坐下。窗台上放了两株仙人掌,窗檐略高,透过窗户能看到对面店铺的屋顶,但阳光又不会直直地射进来。屋里的陈设很舒服,每一个物件都和店家想要营造的氛围相和,这是最难得的。选照片的时间到了,我颇为不舍地放下书本,走出小店,跟小苗同学说好想拥有一家这样的小店。后来发现,这句话是我此行重复率极高的一句话。
选完照片,我们就动身去大研古城了,说丽江古城可能更清楚,说到大水车可能就妇孺皆知了。我们从北门进入古城,拖着箱子走在凸凹不平的石头路上,苗同学订的客栈在古城的中心位置,穿过四方街,这个游客来来往往最密集的集散地,正对着有一个旧牌坊,进入牌坊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顿时没了人声,安静极了。这一段路程就没那么好走了,石阶很陡,提着箱子慢慢挪步。大约百米的距离吧,左手边,门牌上写着“阅景楼客栈”五个字,就是我们要入住的客栈了。据客栈老板娘讲,这里是原来的进士府,是古迹文物,每年都会有文物局的人来调研检查。
我一直都觉得在丽江这样的地方开客栈的人总有很多故事,这一对夫妇也是这样,虽然只是匆匆一见,闲叙两句,就已知如此。老板是个瘦瘦的中年男人,标准身材,声音磁性,颇为儒雅。他曾经是一名电台主播,还是类似晚间夜话那种节目,怪不得声音如此治愈。他坐在石凳上侃侃而谈,讲述各种夜间城市人的趣事。他也是一个旅人,说到雪崩这个地方,说每次去看到雪山好像一点点远离、雪线上升,像是在道别的时候语气中流露出了凄凉,他说这么多年客栈老板的经历让他更明白“分离”。他娓娓道来,不慌不忙地,跟进进出出的游客总能聊上几句。老板娘就在他旁边坐着,披着一个毛质的披肩,泡着茶,偶尔有游客匆匆忙忙地进来办入住,老板娘就站起来帮忙。一条大金毛侧着脑袋窝在老板脚边,有客人进来就会蹲在它旁边摸摸它,它要么摇头、要么摆尾,或者站起来跟在别人后面,老板说,“它会跟每个人打招呼,这是它的工作。”我是一个天生怕狗的人,但是在老板娘的“怂恿”下我还是鼓起勇气摸了摸它,它好像懂什么似的,歪着脑袋倒在我的脚上,头重重的,但是很温暖。
大研古城我俩都第二次来了,这里有了十一的气氛,其实应该平时它都这样,推挤推搡地,我俩没什么特别的目的,闲逛两圈,在清吧坐了会,带了点丽江特产。因为第二天,还要一大清早乘车去泸沽湖,就早早回去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