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时则称为瘙痒病(pruritus)。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同时也可以为脊柱相关疾病的症状之一。本节主要论述与脊柱疾病相关的皮肤瘙痒症。
【应用解剖】
胰腺神经支配来源T9~T11,由于T9~T11脊柱退化,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造成小关节紊乱,从而刺激和压迫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由此导致交感神经对胰腺的血管调节功能失调,造成血管长期处于痉挛状态,血液循环障碍,胰腺组营养障碍,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相对升高或异常继而使皮肤血液粘稠,流动缓慢,发生干燥、皱褶、萎缩,而皱缩的皮肤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老化后,向中枢神经发出异样的刺激信号,由此便会引起皮肤瘙痒。
【病因病理】
在病理上胸9~胸11主管胰腺功血,胸椎错位,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胰腺供血不足,胰岛分泌异常人体血糖含量升高,血液粘稠引起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损伤,皮肤组织含水量减少,引起皮肤瘙痒,中医角度脊柱多病之源与督脉重叠主管十二经脉气血,督脉不正,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风邪疏散无路,血热内盛,耗散津液、热及生风,以致皮肤瘙痒。
【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根据瘙痒的范围,将本病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
(1)全身性瘙痒病:患者全身各处皆有阵发性蜜痒,且往往由一处移到另一处。瘙痒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瘙痒可以忍受,有的则自觉剧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感才暂时减轻;往往晚间加剧,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全身皮肤可以出现抓痕、血痂等继发皮损,有时可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抓伤皮肤易继发细菌感染。全身性瘙痒病又可分为:
1)老年性瘙痒病: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诱发,躯干多见。
2)冬季瘙痒病:由寒冷诱发,常伴皮肤干燥,脱衣睡觉时加重。3)夏季瘙痒病:高热、潮湿常是诱因,出汗常使瘙痒加剧。
2.局限性瘙痒病:指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临床上常见于
(1)肛门瘙痒病:最常见。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儿童多见于蛲虫病患者。瘙痒往往局限于肛门周围,有时向前蔓延至阴囊,向后至臀沟两侧。肛门周围皮肤常呈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渍,肛门皱襞肥厚,因搔抓而发生辐射状的皲裂;有时发生继发性感染:日久肛门周围皮肤增厚而成苔藓样变,也可发生色素沉着。
(2)女阴瘙痒病: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和阴蒂亦可发生。因瘙痒常常不断搔抓,外阴皮肤肥厚,呈灰白色浸渍,阴蒂及阴道黏膜可出现红肿及糜烂。
(3)阴囊瘙痒病:瘙痒发生在阴囊,但亦可波及阴茎或肛门。由于不断搔抓,阴囊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有的患者可见糜烂、渗出、结痂及湿疹样改变。
(4)其他:如头部瘙痒病、小腿部瘙痒病、掌跖瘙痒病。此外尚有遗传性局限性盛痒病,多见于20-30岁妇女。
2.检查与辅助检查根据体征、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患者如以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如有必要,可行皮肤专科检查,免疫生化实验检查,如过敏试验、致敏试验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可作为必备检查
3.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无原发皮损而仅有瘙痒易于诊断。为了寻找致病因素,常需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一旦出现继发性皮损,则需根据病史与下列疾病进行
鉴别(1)尊麻疹:有特异性皮损(风团)及病程演变过程。
(2)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3)药疹:
有明确的服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辨证分型]瘙痒多发于果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聚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
1.风寒外袭型
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瘀阻肌肤型 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
3.湿毒蕴结肌肤型 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浮数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目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血热风盛型 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
5.血虚风燥型 多见于年老赢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人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6.肝郁血虚型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黯,苔薄,脉细涩。
治疗:应力求查明病因,予以根治。
1.手法治疗 主要以胸椎9~11牵引及手法按摩为主,寻找此处阳性反应点(也就是痛点)复位手法以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胸椎牵引俯卧牵引,重量为3-5kg,每日1-2次,每次25-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牵引3个疗程后休息2周,必要时可再牵引。按摩可与牵引治疗配合,在牵引后进行,可以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改善神经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松弛肌肉痉挛,解除疼痛,缓解症状。手法以点压背部腧穴与拿筋手法为主。
2.中药治疗
(1)风寒外袭型: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加减,桂枝6g,芍药12g,甘草6g,生姜6g,大枣5g,羌活6g。
(2)风热郁滞肌肤型:疏风清热、调和营卫。方以消风散加减,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6g。
(3)湿毒蕴结肌肤型:清热除湿止痒。方以清热除湿汤加减,牡蛎40g,赤芍30g,生地黄30g,地龙15g,黄柏10g,乌梢蛇10g。
(4)而执风盛型:清执凉血消风止痒方拟养血祛风汤加减堂用药物为:孰地黄24a当归15a川芑6a 白芍15g或赤芍白芍
3.一般治疗注意皮肤卫生,生活力求规律。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伴系统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患神经衰弱患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催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