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n教育:当学生比老师优秀,如何教学?

从Ellen第一天开始教写作就发现了这个事情(孩子比我优秀),怎么可能?就算变得优秀,不是也需要有个过程吗?真没有。

在山村教美术,看见孩子的色彩感构图都比自己好多了,甚至孩子们的记忆力也比自己好,也有孩子计算能力超级好,还有的孩子影响力很大,是孩子王。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况,我们作为老师欣赏就好,不需要嫉妒孩子的才能,更不需要自卑,但是难道老师不应该比学生能力更强吗,不然如何教孩子们呢?

老师还能做什么?

作为教育者,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Ellen会说出真实的想法——

你的画色彩真棒,色彩搭配比老师都好。

你的字写得真好,老师也需要向你学习。

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好不好”,他们需要引导和反馈,需要支持和鼓励,需要不断被培养,这些事情就够老师做一辈子了。

至于学生有一天真正完全超越了老师,难道不应该吗?

不然,要教育何用?

分享Ellen教写作的很多内幕。

Tom,城里的小学生,就会做很多菜,这个能力就秒杀了一大批城市小学生,会乐器,参加乐团去过美国,他写出的高考作文,比高三孩子还要好,有骨气,有能量的文字扑面而来,这个现实怎么办?接受——欣赏并鼓励他继续走下去,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高三男孩的文采没得说,但是却没人肯定过他的写作文采,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一直害怕写作文,怕写高考作文,他需要被不断鼓励和肯定,这是我作为老师可以做的事情。

船长,城市五年级小学生,我让他和我们一起平等交流高考作文题目,他的想法是我们几个人当中最最出彩的,最惊艳的,完全不同又精彩的切入点,怎么办?小学生比高三的学生,比老师的想法更好,怎么办?欣赏,鼓励,接受。从来没有人让孩子们接触过这些题目,所以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实际能力,那么我们发现了,就要接受他的高能力。

每个高能力的孩子被送来和Ellen学写作,为何只有Ellen眼中他们才有高能力,而且在几天的几个小时的写作教学后,就一直“高能力”,.Ellen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几乎不看他们之前的作文,不评论,不了解他们过去的一切,不在意他们家长的反馈细节,孩子曾经被如何评价和看待,我只在乎在Ellen面前每个发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在发光,都可以发光。

他们的想象力,文采,虚构能力,阅读能力都不差,他们来做Ellen的学生,Ellen觉得很幸福,很幸运,可以遇见每个比自己优秀的他们。

遇见江苏的奇葩少年是一起穿越时空的奇迹,我们师生俩,一个在新疆,一个在江苏,每周在夜空里通过网络交流并进行现场写作。

遇见G是另一个奇迹,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孩,“我喜欢看字多的书。”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刚学完拼音的小朋友的反应吗?事实的确如此。然而她已经完全可以看没有拼音的书,并且所有字都认识,她的认读能力超过二年级孩子,这是怎么回事?Ellen把自己好不容易实践总结出来的最新的写作教学方法拿出来给她用,结果对她不仅无效,说实话是没有必要加上可笑,因为她与其他孩子不同,因为她的脑子里不缺词汇,不少故事,尽管她在遇见Ellen之前还没有写过一篇作文,学校老师还没有教,还没有要求,我真的要感谢他们学校粗心的老师,还好没有教写作套路和要求写作字数,因为她成文的标准已经超过三年级水平,不该被要求一年级的标准,谢天谢地没有人考过她作文。正因为没有人教过她作文,才得以让她顺利地直接写出带有无法改动一个字的精彩故事。

她的优秀早就超越了Ellen的教学内容,手段,远远超越了同龄人,如何教?6岁啊。因为她母亲不太会用手机,因此她自己就完成了“简书”的下载,自己在手机上现场创作完稿,30分钟,没有借助任何人的帮助,自己可以打字,转发,投稿,不仅如此,她的很多行为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她写作的过程是真的要观察猫,而她写出的猫的故事又是虚构的,但是没有任何人能看得出来是虚构的,因为她想象到的事情都是我经历的,但她是如何通过想象得到了我们作为宠物主人的经历,这很难解释。如果非要解释,那么也许和她巨大的阅读量有关,她的理解能力,想象推理能力在自主阅读中不经意地建立起来了。母亲也不知道孩子怎么会写出自己没有经历过事情的细节。

她对事物的态度也值得家长们思考,我与她进行网络沟通,教她使用App,她遇到了困难,但是她会主动说“我自己再试一试”,她没有一般孩子身上的在遇见困难会有的挫败感和畏惧感,她直接采取行动去自己重新尝试。

Ellen只有小心地呵护,欣赏和与她探讨写作,努力保护她的写作成长之路,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Ellen教写作,完全是人生没有预期的一场美丽意外,而每次遇见不同的孩子,一次次见证奇迹,都会让我自己更加好奇:Ellen有魔法,魔法是什么,魔法会持续吗?还能遇见多少奇迹,还有多少可能,孩子们的潜能和能力简直就是无穷无尽的金矿,谢谢每一位信任并选择Ellen的孩子和家长。


是你们让Ellen看见孩子们的金矿。

是你们给了Ellen施展魔法的机会。


Ellen总是希望孩子们在回到家里,进入学校,甚至走进社会后,仍然带着有魔法的文字力和感受力去生活,去发现,探索,创造,甚至虚构更多精彩的故事给更多人欣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