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和双非学校,差的仅仅是一个头衔吗?

今天舍友让我们帮他男盆友找找身边有没有会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软件,我搜寻着我为数不多的学经济的同学,不得不说985,211学校的学生不仅仅是比我们高考分数高了很多,日后的人生轨迹也会大大不同,在这么一个我们看来很复杂的模型,淘宝要价800块的模型,在我211学校的同学口中就看一眼发过来的数据,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而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学过这个软件模型,还有的学校同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听说过。

昨天微信微博被各大学校的招生图片刷屏,都在恶搞清华北大,距离高考还有30天,我在清华附近的哪个大学等你,直到一个清华本尊出来,找了半天都没有发现小的字体,确认过,是清华学霸无误了。

清华北大,小时候总在纠结着上哪个好,而长大了却发现只能去想想,遥不可及的一个梦。前一阵互联网大咖们的聚餐图,会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都是名校毕业的,而在生活中也会发现,清华北大的在各个领域都很厉害,江南,写龙族的作者,是北大的化学系的;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振华三部曲的作者,北大光华的,当年的省里面的高考文科状元等等。不是我有名校情结,而是你会发现名校毕业的人大多数真的都很优秀。


就拿前一阵我找律所实习的经历来说吧,本以为过了司考保研了时间充裕了就可以进入红圈所实习了,结果没想到发了数十封邮件后无人问津,而这种律所实习在清北人政里面的任何一个大群每天都有无数的红圈所的招聘实习信息,但也只限于清北人政贸。而我们学校也很优秀,但更多的是我们没有听说的企业来进行校招。

名校和非名校的差别不仅仅在就业实习的资源上面,也体现在平台机会上面。名校每天都充斥着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讲座,各种多种多样的生活,在名校你很难见到书呆子,只会学习的学霸,更多的是才貌双全,既漂亮又聪明的人,生活多姿多彩,见多识广,而这些都是双非学校难以匹及的,即使我们斥巨资请来知名学者讲座,为学生准备各种辅导班,而真正主动来听的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老师的差事不情愿的来听。

名校和双非学校的差别还体现在学习氛围上面,记得曾听老师说过政法的学生准备司法考试时六点多就有人去图书馆占座,而我们学校的学生八点多还慢慢悠悠地晃悠到自习室,玩会儿手机,喝点水,差不多到点吃饭了,回来再睡个午觉,玩会儿手机,又到了吃晚饭的点了,一天混混霍霍地就过去了,真正的用在学习上的有效时间很少很少,而名校的学生身边的同学都在刻苦地学习,让你不得不也鼓起劲儿,投入学习中,玩会手机都觉得心里不舒服,这种氛围,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越优秀的人越有危机感奋发上进的劲头,真的是我们所欠缺的。


名校和非名校的区别还体现在校友交友圈中,你会看到名校的人身边的都是清华北大的名校的同学,进入一个红圈所或者名企,会发现每个人和每个人都很熟,不是同门就是同校,莫名的觉得亲切,很快的就和他们打入一片,融入他们的交友圈中了。

但是名校也好,双非学校也罢,只有你变得更加优秀才能遇到更好的人,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够接触到更加厉害的人,朋友,更多的都是各取所需,你身上有我所需要的闪光点,我身上有你所欠缺的东西,只有你能够给他人带来价值,才能够让你的朋友不再是微信中没见过面没说过话的潜水党,只有你变得优秀了,接触到的人也会是各种优秀人士。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努力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豆包,你是想吃香蕉?还是吃牛油果香蕉泥?”奶奶问。“我要吃配套。”豆包回道。啊?!神回复。 豆包说:“上了幼儿园...
    豆奶记事阅读 1,839评论 0 0
  • 排队这个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作为小学生要求排队作为一个成人去那些医院,也是要排队的 社会现在越来越趋向于井井有条...
    lygly9阅读 1,6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