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沫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泡沫姐姐~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读书卡片,读书卡片顾名思义,就是读书完后做的卡片喽。
那有什么作用?方便记忆呗!
反正我是这呢理解的,假如你有不同可以告诉我呢。
那下面我要说什么呢?
01 尝试读书笔记
去年我就开始尝试记录读书笔记,可是无奈总是有了开始没有结果。
要不就是认为自己做的不好,然后脑子像浆糊记不住。
做做停停,收获不大,打击倒挺大,一度我以为自己是不是不行啊,心里还有声音在说:你啊,别写了,即使写了你有去看吗?
是啊,我没有去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去年的笔记都在电脑里,手机里,我懒得去翻阅,(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写完就算结束了,记住的也就是书名和里面的几个字吧!
放弃吧~
于是我真的放弃了。
02 尝试思维导图
今年二月我看到叹号大大在朋友圈发了读书的一条信息,说一小时能看一本书,还能做笔记。
当时我惊呆了,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学呀,就私信他,问他如何做到的?
记得他是过了段时间才回复我,而且是直接甩了个链接,学习快速阅读的链接。
很有挑衅的问:泡沫姐挑战吗?
我得想法都没走脑子里走,直接回答他:好啊!(心里的活动是,难道我会害怕~)
于是乎开始了挑战,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快速阅读的事,而是快速阅读也要做笔记,画思维导图。
那就干啊,不做的话直接跟钱挂钩,没谁会跟钱过不去吧?
我又开始了另一种笔记,画呀画呀,终于感觉一天比一天进步的时候,说什么要把做的笔记汇总。
我的妈呀,这个可真难倒我了,我不会呀!
就去问,问了还是不会,不会,不会还是不会。
这个结果会是什么?直接放弃。
我又逃避了这次的阅读笔记。(快速阅读的任务是完成了。)
03 坚持就是胜利
后来,我中间还做过一次读书卡片,可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做了十张左右的卡片再次放弃。
最近又开始尝试,那为何几度放弃的东西我还是想做呢?
这次我没有随意决定,而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比如:
钱钟书:钱钟书一生记了10万张卡片式笔记。由于其作品旁征博引、博闻强识,有同行「吐槽」他的书就是「用卡片堆出来的」。
李敖:读书时看到好的素材就剪刀、浆糊一起上,把一本书「大卸八块」。是的,他的书房也极其壮观,存满了大量笔记本;
纳博科夫:在枕头下放在一摞index cards,在床上、车上、餐桌上,随手拿起卡片就构思写作,用卡片构思调整整部作品。他是「index card writers」(卡片作家)的代表人物。
这些伟人都做过的事,而且是有收获的事,为何我就不能去做呢?
还有个特别想做的是看到了他们的图片,让我震撼。
也让我看到假如我坚持一个月、一年、十年会如何呢?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整装待发,还请教了我线上好友饭饭同学,在她的帮助下,我开启了卡片生活。
这几天下来我做的都特别开心,看完立马就做,不等待,不焦虑,每次给自己规定8张,后续慢慢积累。
这不,立马出效果了,三天看完一本书,做了18张卡片,做了n张的便签纸。
所以,还是会去继续。
例如你也想~欢迎你找我~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