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可曾记得
你送我的那顶草帽
很久以前 失落了
它飘向浓雾的山坳
…………
忽然间 狂风呼啸 夺去了我的草帽
……………
妈妈,那顶旧草帽是我唯一珍爱的无价之宝。
但我已经失去,没有人再能找回来,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这是日本演员、歌手乔山中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日本诗人西条八十的一首诗改编而成的。这首歌在1977年被搬上荧幕,成为《人性的证明》这部电影的片尾插曲。随着音乐的响起,草帽在风中飞舞,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滚落。
从黑人小哥乔尼万里迢迢到日本来寻找他的亲生母亲,但是却离奇的死在了电梯里,随着乔尼的死,剧情像人的命运一样平淡却无情的向前推进。草帽、诗集、二战、种族歧视……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折磨着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时期的人民,当然也包括杀死乔尼的凶手,他的亲生母亲,八杉恭子。
当时我很不理解,这位母亲为何如此狠心,她为什要杀死自己的孩子。就因为她现在是国会议员的妻子,日本声名赫赫的服装设计师?所以她为有一个黑人孩子为耻?怕会影响她的事业和她现在的地位?是的!但却不能这样片面的去理解。我们如果只从伦理上,只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位母亲的所作所为,其实答案就这么简单粗暴,我们的评价也是简单粗暴的——一个成功人士为了保住现在的生活,权利跟地位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她的过去。她的所作所为我称之为人性的“惯性”。
八杉恭子,这个女人经历过国家战败,美国以战胜国的身份驻军日本,美其名曰是为了维护日本跟东亚地区的和平,而他们在这里烧杀抢掠,殴打平民甚至警察,纵火,抢劫,强奸,百姓深受其害。而恭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她在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却被数名美国士兵轮奸。而讽刺的是,在这之前她曾与一名美国黑人士兵好过,并有一个孩子,但是不久之前孩子已经跟着他的父亲回到了美国。这时的恭子万念俱灰,想要一死了之,结果被路过的一个男人救下,这个男人就是恭子后来的丈夫,现在的日本国会议员郡阳平。
权利、财富、地位,恭子迎来了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她享受着这一切,享受着世人的赞美,鲜花和掌声。可她万万没想到她跟那个黑人士兵所生的儿子居然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她,但她不能让世人知道,在她结婚之前还有一个孩子,还是一个黑人。
一个人就像一个物体,从他出生,到他所生长的环境,历史背景,他的所有的经历就像是一种加速度,它会“帮”你选择,“帮”你判断,尤其是需要你快速做出抉择的那一刹那。但这个选择不一定是对的,甚至还会将你推入万丈深渊。人性是利己的,而我们的经历会附着到人性上,与它们相融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很显然,恭子的人格是缺失的,很小就经历了战争所带来的伤痛,小时候父母双亡,只能自己打工挣钱,在懵懂时爱上了一个黑人士兵,年龄不大就有了孩子,最后黑人大兵回国,孩子也被带走了,小小的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最后又被士兵轮奸。雪上加霜。就在这时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二个男人。那时的他们都是一穷二白,他们一起努力,虽然电影中没有表述,但是一个成为国会议员,一个成为了不起的服装设计师,他们二人也一定吃了很多的苦,终于才有了今天的无限风光。任谁都不想失去吧!带着过去的痛苦而又不堪回首的经历和现在的锦衣玉食,万众瞩目。一把尖刀刺向了亲生儿子的胸口。这就是经历或者说命运所产生的“惯性”对事物所做出的判断与决定,当你醒悟,为时已晚。终于,在听到她的另一个儿子在美国拒捕逃跑时被警察击毙。八杉恭子再也无法承受。这时的警方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恭子的罪行,准备实施抓捕。
天刚蒙蒙亮,恭子来到山上,她的手里拿着一顶草帽,紫丁香色的晨光罩在身上落进山林,这时的警察也跟来了,但是恭子没有回头,她走到悬崖边,将那顶草帽扔向山涧,草帽随风飘荡,缓缓的坠入峡谷,忽然间,狂风呼啸,高高的卷起那顶草帽,将它吹向云霄,在空中不停的翻滚,骤然间,风停了,而草帽早已被吹向了远方,落进山谷,不知去向。就像被抛弃的生命,再也无法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