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译:
影外微影问影子说:“你刚刚低俯而如今又高仰,刚刚束发而如今又披发,刚刚坐着而如今又起来,刚刚走着而如今又停下,为什么呢?”
影子说:“区区小事,何足谈论。我这般样子却不知道所以然。我,蝉、蛇的蜕皮,像但又不是。有火和阳光的地方,我显现;有阴暗和夜晚的地方,我隐没。你我是有所依赖吧?何况那没有依赖的?它来我跟着来,它去我跟着去,它活动我跟着活动。活动而已,又有什么可问呢?”
解:
本章讲“有待”和“无有待”。
罔两问影的寓言早在《齐物论》章七出现过,寓意无别。本文再分析一二。作者致思巧妙,没有用影问物,而是罔两问影。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突出“待”的存在。(是否在罔两之外还有微影?)“待”是什么呢?关系。“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这是联动关系。“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这是形象关系。“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这是生成关系。
其实,关系属于一种认识范式或知识形态。那有关系,有认知有问题吗?影说:“予有而不知其所以。”明明说了很多“所以”,却有说“不知”。这里就需要理解影,乃至《庄子》文本中“不知”的深意。以不知为知,看似我们以为“是”的“知”往往出于人的视野,即是说刻印着人的局限性。那此“知”也就是不知。相反,“不知”退回到物之本有,契应着实现物之自在自为自然而然。因自然才满足人知其所谓的“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