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来了一位新东方的英语老师,他叫董仲蠡,他演讲的《教育的意义》引起了一大批人对于教育的深入思考。
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事情,不管是教育别人,还是受别人的教育。可以说,自从人类产生伊始,教育就相伴而生,可是,教育陪伴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教育的目的,或者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都不那么明晰。
现代社会的功利性,浮躁性,使得教育也开始变得功利和浮躁。董老师讲到,当他讲四级翻译的时候,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作为老师的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个时候有个女生大声质问他, 你讲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董老师一时无言以对。这个女生说得没错,老师讲的这些对于提升考试分数来说,真的没什么用,而且面对一群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这些恐怕也是不合适的。老师有错吗,没有错,老师是在以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进行教学,学生们有错吗,也没有错,因为上课的目的就是复习备考。那谁错了呢,错误的应该是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应试制度。我们依靠考试分数来选拔人才,那没办法,学生只能以应试的方式进行备考。选拔人才靠分数,那学生只能在提高分数的手段上下功夫。久而久之,我们不禁在与教育的目的相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当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与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但是有谁有能力去改变呢?
教育不光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教育更是要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自己去寻找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可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很少有人能够训练出这种思维,很多学生学习知识就是死记硬背,没办法,这与我们选拔人才的应试制度分不开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口中的想象力,我觉得就是前文所述的寻找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思维方式。如果只是拼知识的记忆,那么机器比我们人类厉害多了。1997年,美国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深蓝,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号称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卡斯帕罗夫以1胜2负3平的战绩输给深蓝。20年后的今天,由著名互联网公司google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以4比1的成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我们慢慢发现,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我们也听到了很多家长发出这样的声音,现在语文、历史在网上都能查得到,根本不用背;数学、物理有人工智能程序,根本不用算;翻译软件也越来越智能,外语也根本不用学;那教育,到底还有什么用呢?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飞过湖面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大声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当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飞奔之时,可以吟诵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全是沙子。这是一种调侃,但是也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是提高个人修为的途径,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价值观和重要意义。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追逐名利的浪潮。学生视分数为生命,老师视分数为利益。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的假期培训班,都在苦心钻研提高分数的应试手段。考前押题、预测,发明应对各类题型的方法。考试之后又宣扬自己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程采用了自己的方法而提升了多少分数。营造出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这都是功利性地追求考试分数的结果。
董老师曾经也是研究应试手段的高手,所教授的方法让很多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董老师很受学生爱戴,慢慢地,董老师会接到一些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也该考个研呢?”,“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我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呢?”。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存在。老师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到最后,学生居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习了那么多年居然认识不到自己,这是当代教育最大的缺失和悲哀。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心态。然而,教育绝对是来不得半点浮躁的。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