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写下的“愁”变为了成年口中的“操”

大学时候,我的文字很是华美,句句修饰,段段渲染,同学多赞我才女,我沾沾自喜,欣然受之。

毕业之际,得缘进入机关报实习,下笔被迫转为严谨、硬朗,偶尔,我还是会抓住机会卖弄几句,但自然成习惯,写东西真少了几分浮夸,逻辑性与条理性也更强。

迈入职场后,为企业或商业产品供稿,题材多变,但除非稿件特殊要求,自然倾斜而出的语句平白质朴,偶尔竟像久经风尘的老人家讲的故事一般,平铺直叙,淡淡道来,想铺陈雕琢一番,竟倍感艰难。

我十分疑惑,与朋友沟通,朋友道:“你老了。”

我嗤笑:“我花季少女,正在青春期呢。”

调侃归调侃,但也渐渐明了个中缘由。所谓文如其人道理的确不假,少年时候性格张扬,喜繁复事,倾注的感情影响了文章格局与行文,所以显得华丽而浮夸,洋洋洒洒千余字,但中心思想无非一句话就可提炼。

而成长之后,面临成家立业,身上肩负数重责任,角色复杂,也需应付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与欲,而再八面玲珑的人自然也有疲于疲于处理,黔驴技穷的时候,此时,大多数人内心极度渴望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于是下笔成言,内心的渴望映射在文字之上,话题很质朴,文字亦很简单,但可能偌大的冤屈与变故在朋友圈里只凝聚成一个字:“操”。

此时幽怨依在,只是不似年轻时那般,为了自己的委屈生生要硬拗出字字泣血的感觉。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少年说的哪是愁,说的无非就是一种小造作,一份小青春,一种对现实还抱美好的期待与幻想。

“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成年人的凉意可远胜少年时候挤奶一般挤出的小忧愁,但千言万语,在我们的世界里只化为简单的几句,可能是“滚”,可能是“操”,可能是“哎”,可能是“呵呵”,但绝不是45°望着天空,明媚而忧伤。


当然,如果周围依然有这种诗情画意、悲春伤秋的人,要么,他们生活一帆风顺,没有被梦想强奸;要么,他们内心偏执纯真地像个孩子。无论何种人,他们都是这个艰难社会里开出的一朵奇葩之花,请务必珍惜。

大学毕业之后,博客、空间等sns社区原创更新频率直线下降,作为学文科又从事过媒体的人来说,这个现象都如此显著,其他人社交圈子的文字更新怕是更为凋零。

对于写字的小文青来说,情怀向来不缺,灵感依然不少,只不过走入社会,再饱满的情绪酝酿,再蓬勃的遣词行文在下笔之初,胎死腹中。

我曾经也苦恼于这种作为“才华”的消失,但最终释然,并非我们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而是我们生活所有的欢喜与愤懑都化为精简几字,这或许是成长,这大概也是人生,拥抱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2009年,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在动机科学方面有惊人的发现。她引导了一系列研究,要求参与者解决一组难题。一...
    大象的印象阅读 1,103评论 3 23
  • 不要,请不要 再问我痛苦的原因 它就像百慕大、神农架 永远是一个难解之谜 当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何必再去触动心灵的疼...
    简JN阅读 332评论 6 23
  • 秋天,你的远行里 除了落叶松与白桦树 还有叶子轻轻落到雪上 看上去那么孤独 小镇从不下雪 我所居住的闽南除了某座高...
    雨中葳蕤阅读 193评论 0 2
  • 文/张江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智能终端性能的快速提升,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工具,不...
    张江健阅读 5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