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阁轩,今天给大家先简单介绍一下入门区块链的模式和商业应用
一是将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门比较有特点的技术,从技术的角度去改造现有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二是把区块链技术放到通过交换创造价值这个大概念中,去发现价值网形成过程中的机会。
前者是主流的媒体和PR(Public Relation,公共关系活动)爱好者所热衷的,而后者被很多人于无声处付诸实践。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追求更方便快捷的价值交换。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大致地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阶段: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信用经济。我们知道,互联网对世界上的信息流通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传统的模型中,每传递一次物流和资金流,约有3倍的信息流产生和传递。互联网接入后,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传递100倍以上的信息流。信息的充分沟通,使物流和资金流得到优化。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解决不了信任的问题,即使可以高效地实现信息和有价凭证的传输,也依然要引入第三方背书解决互信的问题。这个难题随着区块链的产生,第一次用技术的手段解决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实现为交易背书。
通过互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可以产生类似互联网和共识协议的效果。首先,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无所不在的联通网络;其次,资产和价值两端提供方(如银行)的IT(信息技术)系统和公司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可以看成一种基于价值交换的局域网;最后,当区块链技术演变成建基于类似TCP/IP协议之上的一种共识协议后,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连接各个局域网,构建出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产交换和价值交易的价值互享网。
同时,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结合不同于50年前从无到有地新建一个网络世界,而是基于已有架构、现有软硬件布局的低成本耦合。通过盘活存量,可以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
让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互享网将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对社会生产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从宏观意义上讲,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变革的技术。
第一代区块链技术发展出的去中心化、不依赖第三方认证的防止多重支付的技术解决方案,大幅度降低了中间交易和支付费用。另外就是依赖于密码技术,解决了参与方的信任问题。
但是这一代技术,在于哲学思维上对全民选举形成共识机制的过于理想化的坚持,导致了效率的低下。比如比特币的任何交易和支付需要至少10分钟才能初步完成(通过改进的其他系统,可以缩短到2~3分钟),要60分钟才可以最终确认,无法满足现代网络商务要求的即时问题。
第二代区块链技术的一个方向就是像美国的Ripple公司(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那样,开始考虑用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议制度来达成系统共识——就是对各种交易和支付的认定,不是传统中心化的单一中心认定,也不是第一代区块链技术的全民参与认定,而是依靠大家信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代议。
第三代区块链技术版本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变“绝对去中心化”为“有效去中心化”。据我所了解,我是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而井通公司则是第一家将其付诸实践的商业化公司。因为下文会提到“有限去中心化”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有效去中心化”和“有限去中心化”,有必要在这里先对两者的区别做个介绍。
有效去中心化:在哲学理念上我们认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阴阳互补而非对立。因此着重点是通过保存中心化优点的同时,有效地利用去中心化的技术,来实现更加优化的效用平衡。有限去中心化:是在事后(而非像我们是事先)因为彻底去中心化的失败而做出的一种改良反应。认为也许只有自动放弃完全去中心化的立场,才可以在现实中走得通——算是承认了完全去中心化存在技术短板。
在第二代区块链技术版本上发展的第三代区块链技术,首先是对底层的区块链进行了改革。其次是在这个层次上面建立了实名认证的用户体系。这个体系和区块链信息的关联,是属于非公开的保密信息,用来保护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当然国家监管部门出于对金融安全、反洗钱和反恐金融的原因,可以随时查阅,并可以提供限制、封锁账号和监控的功能。最后就是在用户体系上建立类似于社交网络的关联逻辑,从而提供低成本的信用体系评估。
谢谢!
有帮助的扣1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