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底、富流店——村名考

我家在内埠乡下岗底村,我们村的东边是上岗底村。在我们两个村子中间有一道坡,我们当地人叫“东坡”,上岗底村在东坡上面,我们村在坡下面。查《伊阳县志》我们村在清代是分为“南岗底”“北岗底”的。南岗底十六户一百八十七人,北岗底三十四户三百一十人。我看到“保甲”是按照《千字文》的内容编排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鳞潜羽翔,龙师火帝……”南岗底是潜字保,北岗底是羽字保。在家乡,我也听说我们村之前叫“岗北镇”。


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岗”,是不是我们现在的“东坡”。东坡的东面,有陆浑渠拦腰南北贯通,也将上下岗底村分开来。我看县志当中也有“下岗底”的说法,“大石桥在下岗底”《伊阳县志·卷二·建置》。

我们村西北面有一个村叫“亮庄”,我看县志上的名字是“浪子庄”。不知是不是之前村里出过一位“浪子”。

孩子的外婆家在“富留店”村。关于“富留店”村的得名有这样的说法:

古时该村有几家开饭馆的,他们只卖饭,不留客人住宿,有人问为不留客人住宿,回答说等将来富裕时,再留客住店。从此,得名富留店。

关于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可的,我曾发文认为“富留”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跟他们村东边的那个村“王耆店”一样。伊阳县所设置的三十一里中有“富流店”,当时的集市,也有“富流店”。那个开饭店富裕了再留客的说法是错误的,富流为人名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伊阳县三十一里


伊阳主要的集市

富留店村往西下一道陡坡便是“夏宝村”。关于夏宝村也有这样的传说:

上古时龙门山南一片汪洋,少数人散居于村东虎头山上,后夏禹凿开龙门,水归正道,这里显出肥田沃土,农人视为珍宝,为纪念夏禹,取名为夏宝。(1956年该村村志载)

我看《伊阳县志》,“夏宝村”多写作“下保”的,“鸡鸣桥在下保村”。按照当地人的习惯说法,夏宝以东岭上的那些村庄被称为“岭上”,夏宝及伊河边上的那些村庄被称为“底处”(DIA CHUER)。我们认为夏宝的得名跟古时的保甲制度有关系,也就是位于底处的一个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源:公众号 龙只 作者:路笛 路月明 序 曲 在祖国辽阔的大西北,有一块神奇的黄土地。 它镶钳在茫茫的黄土高原和...
    龙只_招文袋阅读 4,922评论 1 3
  •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 上榜絮语: 不乱。 无愁可解 乱 作者:白发红衣 秋意我无,鸿乙满纸。静心谁个能...
    张成昱阅读 5,101评论 6 17
  •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 上榜絮语: 这信息可思忖。 好事近 作者:yeun(水木诗友) 云气渐纡徐,徂暑...
    张成昱阅读 4,594评论 1 8
  • 石井街 鸦岗村梁氏, 村落已进入城市化,各村经济发达。梁氏有数个支系迁来,没有一一到访,仅录到访的一个支系。是梁雄...
    无限光荣阅读 13,784评论 1 0
  •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 上榜絮语: 一江愁绪何须酒。 五绝 醉宿钱塘江畔 作者:柏荣生(简书诗友) 月色...
    张成昱阅读 5,979评论 2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