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谈学以致用。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首要考虑的是“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是否用上了”。
在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发现---很多道理我们原本就知道,很多都是老生常谈,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我们当然明白这些重复并非意味着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就很少,这些重复只是在侧面说明了“知易行难”:知道知识是容易的,但将其转化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困难的。
赵周老师在《这样学习就够了》一书中,将学习者分为初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
初级学习者的特征是倾向于把书本当作权威,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从材料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具有典型初级学习者特征的职场工作者,他们发现自己某方面需要提升时,第一反应就是报名学习、参加考试、获得证书。这一类学习者占总学习者的绝大多数。
高级学习者不会对书本负责,也不对老师负责,只对自己的能力提升负责,在阅读一本书或参加培训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主动有效的学习,会联结自己的经验,设想日后的应用,而且日后真的会应用到。高级学习者在学习人数中寥寥无几。
高级学习者的能力增长比其他人要快很多,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持续学习想要培养出的最强能力。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要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是应当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使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式。”
工具有很多,关键在于是否真的有效。其实写作就是一种工具,就是一种培养自己正确思维习惯的工具,通过每日的写作,写作者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学习到的知识概念,并将这些概念融入头脑,在写作中设想应该如何运用。而这个过程并非简单想想就可以,因为很多时候想着想着就乱了。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下头脑中的想法,写作本就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过程,没有独立的思考就不能写出东西,长时间的写作可以帮助自己将各种概念内化于心,使这些新概念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很像是登山,刚到山下,自觉信心满满,浑身洋溢能量,开始攀登后,觉得登山也不像别人说的那么难,登到山顶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力一点点消耗,兴奋感降低,疲倦感产生,若是继续攀登下去会觉得腿脚发软,心力不足,抬头望望高不见顶的群山,发现自己竟未走过1/3的路程,顿觉压力山大,心中甚至开始担忧自己爬的那么高如何下山的问题。甚至开始劝说自己,不如早些停住,可能更方便下山呢。也有些登山者咬着牙,不顾身体疲惫,不理会思想斗争,继续前行,等到又过了一个小山峰,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路,明明那么难以坚持的攀登,却也走了那么久,那些寸步难行的山路,已经被甩得那么远,原本令自己心惊的陡坡,现在看过去也不过如此,一种豪迈的感觉油然而生,心中也洋溢起自信的声音。
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的过程也是如此,我们本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原本都自信满满,但伴随着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越来越多,对自身学习的能力不足的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甚至有时候会动摇自己坚持下去的决心,开始质疑自己选择的道路,但在你经过最令自己痛苦的那段时间后,回头看看,就会发现自己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已经走了那么远,现在的自己比之前的自己好那么多,曾经的困难时刻也并没有当初感觉到的那么难熬,一切的努力都非常值得。
初级学习者就是山下的准备登山的我们,一路向上的确不易,我们攀登过程中要经常抬头看看峰顶,再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每天变好一点,正如每一个踏上台阶的脚步。坚持走下去吧,我们早晚会达到峰顶,坚持每日学习吧,我们早晚能学以致用,发现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