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要切实发挥好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在推动基层治理、助力产业发展、凝聚党群合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建强服务“主阵地”。党建引领是党群服务中心高效运转的核心动力。做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要注重以夯实基层党建为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布局,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深入研究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明确功能定位、服务范围和运行机制,确保服务中心建设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下沉到党群服务中心一线,带头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同时,积极联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和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二是优化功能布局,打造便民“服务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因地制宜优化功能布局,丰富服务内容,着力打造“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在服务阵地建设上,结合实际需求科学设置服务窗口,涵盖社保医保、民政救助、法律咨询、就业创业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需求,积极开设老年活动室、儿童托管室、残疾人服务站等特色功能区,探索市场化运营方式,引进专业设备和人员,提供贴心服务。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搭建助农服务平台,设立农产品展销区、电商服务站,组织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产销难题。同时,创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大力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温馨家园”。
三是激发群众活力,凝聚共建“向心力”。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也是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通过搭建参与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民情恳谈会”“意见征集日”等活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服务中心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让服务更贴合群众需求。积极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群众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文艺团体、互助小组等,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的群众给予表彰奖励,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