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不仅需要一份聪明,更需要一种智慧。但光会说话还远远不够,还要会听话。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升华。只有听完整,听明白,听深入,才能具备听清话语的能力,理解话语的能力,品评话语的能力,才能学得会,说得对,做得好,也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帮助。
(来源于微信读书)
《一》
有些人容易想太多,总是在想着不存在的事情,为此忧郁不安,我常和别人说,不要想那么多,想那么大是没用的,可如今,我又明白了。
想太多不是忧郁不安的问题所在,问题是想的内容和方向是错的,才会越想越烦。
我也是个想太多的人,只是我的“想”更偏向于思考,书看得再多,不加以思考,那也是白看,阅读是输入,然而,不输出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二》
人“直”好不好?
有些人单纯是没有心机,有些人单纯是没有头脑,有些人“直”是爽快,有些人“直”是不顾他人。
不要把你不顾及他人的“直接”当做是自己爽快的性格。如果你的“直”伤害到了别人,令别人不舒服,令自己没真心的朋友,那就要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因为,那样子的“直”并不是一种好的个性。
《三》
放下自己先入为主的见解和想法。
有人说过我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原来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后来却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变了。
有时候,在倾听别人的说话时,会不由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许会给人带来一种说教或者自以为是的感觉,事实上,就连自己都会这样觉得。
我知道,有时候别人找我倾诉,不是为了听什么道理,因为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倾听他们诉说的人。有些事情,是用道理解决不了的,只需要一次陪伴,一次倾听,就足够了。
所以,好好听话,在适当的时候听,在适当的时候说,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自己拿捏分寸。
《四》
有时候自己就是太自以为是了,心里总是装着自己的想法,急于表达,以至于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就只听了个大概,忽略了别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五》
语言往往只能表达粗浅的思想,深刻的部分是要靠内心去体悟的。
说话这门技术,没有人可以一辈子把它练得炉火纯青,很多时候,说出来的话并不是我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我们要表达的,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那是我们内心的感悟,言语,表达得并不那么准确。
最近学会一句话“我也就说说,你也就听听”,反过来也就是“你也就说说,我也就听听。”
有些话,我们听听就好了,不要太当真,也不要认为那就是别人要表达地真正意思。
《六》
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静下来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是有问题的,过几年后,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到了很久以后,才发现,当时的想法是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就算那是一些有问题的想法,那也不代表我们不能说出来,但我们要接受别人的反驳和看法,因为我们就是在各种摩擦之间学会长大的。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别人的一些想法也许只是他那当下的想法,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她说不喜欢参加聚会活动,但不代表我们每次活动聚会的时候都不要叫上她,也没打算告诉她。
她是不喜欢这些场合,可是不代表她永远不会去,因为,她的内心,偶尔也会想要和我们一起玩的,但是因为自己曾说过的话,不好意思主动参与。
所以我们出于礼貌或是其他,也应该邀请她一下,去不去又是她的选择了。
《七》
别人的评价好听还是难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对待。处理得好,好听的话是鼓励,难听的话是激励;处理不好,好听的话是奉承,难听的话是伤害。
《八》
佛法认为,人说话,是说别人需要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说别人需要的话并不是投其所好,因为讨好别人,本质上还是在讨好自己。比如我要讨好你,是因为想利用你;如果我不想利用你的话,我没有必要讨好你。
人们常说,叫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也就是说,和不同的人就要说不同的话。
我们要了解对方需要的是什么,能够接受的是什么,然后好好说话,真诚,不是只考虑自己单方面的意愿。
有些话,别人接受不了,也不乐意接受,即使你是为了她好,也不要因此坏了感情。你要跟她说的道理,总有一天她会明白,那是她自己的人生,成长得快慢,那是人家的事情,关系再好,也不要加以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