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希望复活这种食肉有袋动物 它曾在澳大利亚丛林中游荡

科学家们希望利用遗传学、古代DNA检索和人工繁殖方面的进步,将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带回来。

澳大利亚墨尔本——塔斯马尼亚虎灭绝近100年后,可能会再次存活。科学家们希望复活这种条纹食肉有袋动物,正式名称为袋狼,它曾在澳大利亚丛林中游荡。

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将利用遗传学、古代DNA检索和人工繁殖方面的进步,将动物带回地球。

“我们强烈主张,首先,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免受进一步灭绝的影响,但不幸的是,我们没有看到物种丧失的速度放缓,”墨尔本大学教授、该大学乙酰胆碱综合基因修复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安德鲁·帕斯克(Andrew Pask)说,他是该倡议的领导者。

他补充说:“这项技术提供了一个纠正这种情况的机会,可以应用于基石物种丢失的特殊情况。”。

这张现已灭绝的照片显示的是1933年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动物园的塔斯马尼亚虎。

该项目是由科技企业家本·拉姆(Ben Lamm)和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共同创立的巨型生物科学公司(Biosal Biosciences)的合作项目,他们正致力于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甚至更大胆、耗资1500万美元的项目,以将这头长袋狼带回地球。

大约有一只土狼大小的袋鼠在2000年前消失了,除了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作为现代唯一一种生活在顶端的有袋食肉动物,它在其生态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也使它不受人类欢迎。

19世纪,岛上的欧洲殖民者将牲畜损失归咎于亚甲基动物(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袋狼和人类栖息地管理不善实际上是罪魁祸首),他们猎杀了濒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

1925年,一名澳大利亚猎人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与一只最近被杀(现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Tylacine)合影。

最后一只被圈养的袋狼名叫本杰明,1936年死于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的博马里斯动物园。这一巨大的损失发生在袋狼被授予保护地位后不久,但挽救该物种为时已晚。

该项目涉及几个复杂的步骤,结合了尖端科学和技术,如基因编辑和构建人工子宫。

首先,研究小组将构建一个已灭绝动物的详细基因组,并将其与最近的近亲——一种老鼠大小的食肉有袋动物,称为厚尾邓纳特——进行比较,以确定差异。

帕斯克解释说:“然后,我们从邓纳特细胞中提取活细胞,并在每个不同于乙酰胆碱的地方编辑它们的DNA。我们基本上是在改造邓纳特的细胞,使之成为塔斯马尼亚虎细胞。”。

帕斯克说,一旦研究小组成功地为一个细胞编程,干细胞和以邓纳特为替代物的生殖技术将“把这个细胞变回活体动物”

“我们使用这项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物种恢复到野外,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最终希望是,有一天你会在塔斯马尼亚丛林中再次看到它们,”他说。

《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的作者鲍勃·帕德于2002年5月2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拍下了这张照片。

厚尾邓纳特虎比成年塔斯马尼亚虎小得多,但帕斯克说,所有有袋动物都会生下小崽子,有时小到一粒米。这意味着,即使是一只老鼠大小的有袋动物也可以作为一只大得多的成年动物(如袋狼)的代母,至少在早期阶段是如此。

帕斯克补充说,将乙酰胆碱重新引入其以前的习惯必须非常谨慎。

“任何这样的释放都需要在考虑完全重新布线之前,研究动物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多个季节和大片封闭土地上的相互作用,”他说。

该团队还没有为该项目设定时间表,但拉姆说,他认为进展将比带回长毛象的努力更快,并指出大象比邓纳特长得多。

这些技术还可以帮助活着的有袋动物,如塔斯马尼亚虎,避免袋狼的命运,因为它们正在与气候危机导致的日益加剧的森林大火作斗争。

“我们正在开发的技术是为了使生物回到地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