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论语· 卫灵公》,也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意思为小事情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
第一重
忍难忍之事
诚实地讲,这句话在我内心里,一直以来的理解都是在遇到难过的事情,遇到不公平待遇时,遇到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事情时,情绪失控的时候,或者遭受到羞辱的时候,才需要提醒自己的话,毕竟我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也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也不怪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差,毕竟传统教育给予的观点,是这样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养马,亲口尝粪,并卧薪尝胆,为的都是灭吴复国的大计。
再比如韩信所受“胯下之辱”,为的是保存实力,所以忍受屈辱。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再加上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忍,能让我们避免摩擦,避免直面矛盾,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精神境界。特别是身处逆境时,蛰伏是为了积蓄力量,所以我们常把这句话挂心头,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是第一重境界,能做到的人,实属不易,毕竟任谁,时刻提醒自己冷静,忍下一时之愤愤然,难!
第二重
忍喜悦之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怎么也不会理解到喜悦之事,至少在我的概念里,好事哪里还需要忍呢?确切的说应该是克制。但此时,开心还来不及呢,毕竟我们毕生追求的不就是快乐、幸福吗?
然而,当受到恩惠的时候,受人表扬的时候,发生让自己内心愉悦的事情时,才更需要克制。这时候要忍的,是得意忘形,是飘飘然,是目空一切,是抵挡糖衣炮弹的侵蚀。是啊,当这些美事发生时,小我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此时若全然释放,也可能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人在低潮时,能忍人所不能忍,是一种本事;但在高光时刻,能忍所不能忍,是一种境界。
多少达官显贵,再如今日的明星们,位居高处,全然忘却初衷,也容易忘却伤痛,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通俗点说,处顺境而不忘本,不得意忘形,能做到谨小慎微,整个人,才算是通达的。
这让我想起来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长柏高中,全家欢喜,尤其是大娘子想大摆筵席,放鞭炮庆祝,恨不能告诸天下,连走路都摔跤了,可见兴奋之程度。于情于理,家有高中郎,庆贺是理所应当的。而老太太却冷静分析,让低调行事,避免炫耀之嫌,还要顾及同门学子齐衡和顾廷烨的家族颜面。于欢喜处能权衡利弊,忍自家之喜悦,为的是能更好地在京城生存,这样的通透,岂非常人能及?
其实,两重境界,归根结底都是提醒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冷静下来看问题更客观,不然会被冲动的表象所蒙蔽,处困境不沮丧放弃,处顺境不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