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指出:
“正确的练习方法加上足够长的练习时间,足以把每个人从新手变成大师。”
正所谓,成功未必可以复制,但方法一定可以模仿。
具体怎么做呢?
《有效学习》第四章,告诉了我们答案。
主要有三点:
01 通过模仿,快速入门
“把一种专业技能运用到其他领域的过程,根源于人类最古老的学习方式——模仿。”
观摩和学习该领域“海量知识”,总结其中规律,做到有章可循。
以前在学习演讲时,每个新入团的朋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了解演讲的一切知识。
观摩大量的演讲视频、阅读大量的演讲书籍,不断上台演练。让自己迅速了解演讲的基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这也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入门”的第一步。
02 通过践行,持续精通
一个百万粉丝大V讲了一个自己的经历,
在接到韩寒《独立团》约稿时,她感受到了“书读得不够透,却要假装博学的拧巴感”。
于是,她花了一个多月,把准备写的历史人物所有史料搜集、重读,自己动笔整理他的年表,画人物关系图,读书笔记写满4大本,吃饭走路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人物,简直比情人还粘人。
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
“哪里有活哪里就有我”,每天画图、写评论、制表、阅读……永远不要停止练习和成长。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是如此,即兴演讲更是如此。
不断问自己:
我在即兴演讲领域真的很博学吗?
我有一直在实践吗?
我真的能帮到很多人吗?
如果没有,那就去做!
持续做,不断取得成绩。
03 成就他人,加速成为行家
“判断一个学习者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以及是否有新想法。”
怎么做?
三步走:
1. 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不断拓展和即兴演讲有关的知识领域,持续创新。
2. 从人群中来,到人群中去
接触不同的人,持续学习不同人的思维多样性。
3. 你的成就取决于你能成就多少人,猫叔如是说。
以教为学,不断帮助更多人取得看得见的成绩。
相信我,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三点,一定会加速成为我们各自领域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