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场阶段,在理解、共情、支持当事人各种主观知觉与反应的同时,大量使用目标形塑的未知态度问句,将能协助当事人开始知觉与形成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并能提高当事人的自信与情绪稳定度,而愿意开始采取行动改善现状。会“同步”地跟随当事人“目前”的状态,探问当事人此刻心中的愿望而尊重之。让当事人逐渐重拾对生命合理的掌控感与希望感。
王远红中原焦点秦皇岛站第5期每日分享第364天2021年12月4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于看似抗拒或无意于改变的当事人: 假定当事人有一个好的理由会如此去思考和行动。 保留咨询师的评断。对当事人知觉背...
- 对于看似抗拒或无意于改变的当事人: 假定当事人有一个好的理由会如此思考和行动。 保留咨询师的评断,对当事人知觉背后...
- 确认知觉: 或许也可以借由关系问句的询问,激发当事人再次思考什么是他真正想要的: “假设我问你的妻子,如果你继续喝...
- 成果问句传达出一些讯息:对自己的未来,当事人是可以有一些掌握的,即使目前掌握感看起来很微小。对于改变,咨询师只是辅...
- 三大类方向的开放性的问句,邀请当事人继续建构其主观意义: 1.询问当事人过去做了什么,或者考虑未来做些什么会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