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王东曾说过一句话,颇为认同:
“在现实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痛苦是最好的老师,磨难是最实用的教科书。”
我们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都是南墙;
能点醒一个人的,也只有亲身经历。
曾在一次采访中,听到西南交大的刘澜教授,分享过自己学生的事。
学生毕业后进了私企,朝九晚六,工作简单轻松,因此空闲时间也比较多。
刘澜不忍心看学生荒废了大好时光,曾不止一次地劝他,应该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几门技能提升自己。
学生心里虽然知道老师是为他好,但还是难以改掉懒散的习性,依旧我行我素。
甚至直接说道:“我能力也就这样了,再努力也没用。”
直到有一天,他所在的公司业绩下滑,所有人都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有的同事早早打听好了下家,有的同事有一技之长傍身,也临危不惧。
那位学生想到自己业绩平平,也没有突出的能力,已然徘徊在公司边缘,这才慌了神。
此时,他才终于想起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却为时已晚,最终还是被踢出了局。
后来,找不到工作的他只能回到家乡,过起啃老的生活。
作家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写道:
“这世界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南墙要撞,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时,别人说得再多,也不过是鸡同鸭讲。
我们根本无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抗衡别人经年累月形成的想法和习惯。
更何况一个人的觉醒,依仗的从来就不是别人提醒,而是自己撞过的南墙、走过的弯路和栽过的跟头。
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对方实实在在经历一遭。
唯有亲身痛过、熬过,才能让人真正的觉醒。
与其苦口婆心地去说服谁、改变谁,倒不如收起多余的“慈悲心肠”和不必要的“热情”,余生只扬好自己的帆,莫去撑他人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