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她为什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吗?就是为了证明她可以,她很好。”每当想起这句,不禁心疼。
“我本来想选那门课,但A选了,我就不想选。”B如是说。一旁的C沉默不语。
A,B,C三人是室友,也是和我关系还不错的同学。
我微一惊讶,她们的关系怎么突然这么差了。便细问了一下。
“她人为的在她与我们之间划了一道线。”
“她很自卑,她总是觉得我们看不起她。”
“其实谁看不起她了,是她自己看不起自己。”
“她还欺软怕硬,觉得我好欺负,每次一有事,就怪到我头上,即使并不是我的错。”
“B脾气比较直,有时和她会吵起来,而我每次就默默地听着她说我。”
“我们热她还不让开空调、电扇,她说她冷,但她自己热的时候就会自己开。”
“我从前觉得她自卑很可怜,所以她把我的水瓶摔坏了,我也没让她赔,自己再去买一个就算了。”
“但是现在我真的感觉好累,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疯了。”
我听着C一句句的说着,感觉得到她对我憋了很久,想要一股脑全都说出来。我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些心疼。毕竟,C是我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是脾气很好的一个人。
我与C上了一学期的体育课,每次两两练习时,我俩总是一起。但我却从未看到她生气发火过。如果B、C不说的话,我一直觉得A是个脾气温和、宽容大方的人。
虽然可气,但更多的我还是有些心疼,因为,从来,自卑都不是一个人的原因,与从小成长的经历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没有人生来希望自卑。只是,自卑不仅伤害自己,也会让身边亲近的人受伤,更让别人相帮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接着听B、C细说,A的妈妈有一次曾为了她在学校花七块钱买了半片西瓜,而说了她半小时,说她攀比什么的。但我却并不觉得这样,相反,我觉得她生活还是比较简朴的。她的室友觉得她的家境也不是很差,妈妈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了。上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有助学金,暑假工,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弟弟。我不想对他人的家庭评头论足,去衡量他人的家力如何,因为这些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也许另有苦衷。
她的身上背着太重的担子,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她在一切方面上进进取,背后的动力更多是家里,而非自己的喜爱和兴趣。
有次学生会某部门的学姐批评了她,电话里她一直在道歉,挂完电话,A趴在桌上哭了有半小时,试想平时一个外表以女汉子示人,却哭了那么久,心里该有多委屈。
前不久,我QQ上问A要不要去听报告会,A说想去,但得去支教,她的每个周末几乎排的满满当当。我回复“唉,这么忙,心疼你”,她回复了一个特别感动的表情,说“很久都没有人对我说过心疼这个词了”。我听了,先是有些诧异,继而心里有点疼。
这样的她,定是时常委屈却又说不出的吧。让我想到《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背负着那么重的担子,很累,但平日却不得不以微笑示人,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样子。
想起心理团辅的老师对其中一位成员说:“你身上背负的太多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龄的东西,本该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走起路来却常是驼背。”
这两天,走在校园的路上,人来人往,看着大家的背影,多少人看似轻盈的肩上,其实已有万钧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