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 小雨
<<1>>
我是不是很想表现自己?
前几天脑子里冒出这个问题,起因是最近很喜欢把自己的照片发出来show。
仔细想是不是过去因为自卑,不敢发自己的照片,也不敢在人前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现在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表现自己?
什么是过呢?这是需要一段时间再回头检验的,就目前的状态,我觉得还是ok的,我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花里胡哨的事情,只是尽量如实地表达我的心情与状态。
现代社会,公司品牌要经营,个人品牌也是要经营的。此前和一位志工交流过“做我所说,说我所做”,与人分享善知识,不是好为人师,而是希望将自己学习到的好东西,以及实践出来的经验与人分享,这样可以共同进步,再者对于分享者也有很多的促进作用。
<<2>>
5点很清醒
一月份对收入很在意。一早就感觉到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赚钱。应该是5点的光景,眼睛闭着,脑子里不断在盘点今天要微信联系的名单,以及后面要跟谁谈业务。
昨天中支(省分公司以下的市一级公司叫中支)开视频大早会,考虑到1月的特殊性,要我们所有的业务员要节奏前置。
昨天晚上在睡觉之前把工作日志拿出来,把当天的记录补全,把第二天(也就是今天)的计划也列出来。我今天会把早上想的再加进去,并把重要度列出来。
<<3>>
生病的孩子,精神上不能纵容
“生大病的孩子(这里指白血病),物质上要多照顾,但是精神上不能纵容。”
昨天张大哥进办公室让我教他下载和使用记信app,在试操作了几遍之后,他和我说起在医院的以上感受。
“生病的孩子也不能惯着,我们一位病友竟然和妈妈一起出书,还做了一个'润宝润妈讲故事'的微信公众号,太震撼了。”张大哥说。
他知道我关注儿童心理与阅读这块,“我帮你留意她们写的书,有给你带一本。”接着把这一对母女的微信公众号推给我,打开其中的一篇链接,母女的声音真的是很好听(脑子里萌发了邀请她们到书轩讲座分享的念头)。
面对生病的孩子,父母的任何举动,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大剂量的化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父母的心纠在那里,孩子有个什么要求,当然尽力满足。
但是很大一部分孩子身体可以复原,父母和孩子都希望再到学校上学,这个时候习惯就很重要,它不能是到了学校才培养,而是在医院就要开始做了。
特别想看看润妈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