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在建立起人生观世界观的阶段,看过一些的书,我曾经幻想过我的未来的生活应该有多精彩。我曾对自己说过,我要成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富足的人。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已经几十岁的人了,依然没有活成我想象中的那很厉害样子。
01 我想跟将来的你谈谈
我不敢面对的,是自己的曾经的理想。
刚大一的时候,班主任给我们每个人一个信封。叫我们写一封给未来四年后自己的信。当时的我,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扬言研究生方向要么转专业,如果不转专业,就是要考上我们这个专业最牛学校的研究生。我还写了很多我至今回想起来特别硬气的,在当时觉得不可能完不成的豪言壮语。可以选择,这封信,给老师看或者不给老师看。不给老师看的,可以把信封给封起来。
大四毕业的时候,班主任把全班召集起来,把信封还给大家。
我看到我的信封口是开着的,我大一的时候是选择给老师看的。重新把信拆开,我竟泪流满面。大学这四年,我是怎么虚度过来的。我的班主任,是不是在暗地里偷偷得笑过我,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学生,是怎么把自己变得平凡和普通的。
后来,大学毕业以后,再也没有人回来看过班主任。我想过,是不是很多人,跟我当年一样,发过的誓言,都在狠狠的打自己的耳光,就不想再去看望这位见证者。
02 不自律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自己给毁掉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出自茨威格的《命丧断头台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芳韶年华也会流逝,只觉得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日子过的很慢很慢,慢到可以肆意挥霍。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一开始每天都能坚持去英语角,后来谈了个异地恋,就开始每天下晚自习就开始煲电话粥了。
大学期间,不知道为何加了一堆学生组织和社团,参加了很多对学习无意中的活动,无形中浪费了自己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后面回想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事情是有两面性的,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若干年后,友谊依旧)。
除了应付专业学习,总是忙于恋爱,忙于无所事事,忙于玩手机,还去学了第二专业,其实回想起来也是混着过了。专业成绩并没有名列前茅,只是因为参加的活动太多,学习了二专,才让我的综合排名总是靠前。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毕业以后,很快混进了体制内。每天混迹于马路上,日晒雨淋,过得不如意并且看得到头的生活,我变得如此痛恨我所在那个岗位。我变得抱怨和愤怒。在这样的情绪中呆了近两年,直到有人把我调离为止。期间我做过什么呢?考公墓员,考证。但是都看拿起手机去自习室,再疲惫的看到十一点回家,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其实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
还在原来的地方混着,和我一起看书的小伙伴已经远走高飞了。工作很忙,忙到熬夜通宵,可以用工作的忙,来麻木自己,渐渐迷失了方向,看不清来时的路,领着微薄的工资,自我麻痹,看那些岁月静好的鸡汤,想着平凡就好。
后来怀孕生娃,也自我放飞了两年,没有学习,也没有目标,无意中看到猫群赶紧加进来,也是基于此。
你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享受,而你中年将要偿还。
03 我想跟你谈谈将来
现在的我,不想等到将来再为自己现在的任性买单,是该和自己谈谈将来的时候了。带孩子工作忙不能再成为放任自己的借口。有句话很有道理,你想让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得是什么样的人。不想再自我放飞,想成为孩子的榜样,想过上理想的生活,想要如何自律,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将来呢?
001打开毅力的正确方式,借一个个小目标找到接受更高挑战的信心。
这些年,我制定过怎样的目标,都实现了吗?
报名过两次一建,都没有去考试。报名了无数次的公务员,最接近的一次就是被第一名的民族分给灭了。每一次失败,都特别打击我的信心,我曾经也是无悔付出了青春和精力啊!
从现在开始,就制定了一个个小目标。为了我的写作水平,每天写一篇晨读感悟,坚持向首页投稿;为了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每天看一篇论文文献,引领我的思维模式;为了减重十斤,每周坚持做三次瑜伽,出过的汗都让我觉得身心愉悦。
通过一个个微小的行动力,实现的一个个小目标,重新建立我的信心。
002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律方法。
我适合怎样方法呢?我适合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
高强度集中时间的写作,实在是没有时间,我只能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写作。平时想到一些,就打来简书写一会,有灵感,也把几个点记下来,看到适合内容的图片,也down到手机里。
每天看一篇文献,培养写论文的感觉。
隔天在跟着小伙伴们做瑜伽,有着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一在坚持,比一个人要更有毅力。
003写一份毅力计划书,抵御无谓的毅力抗争,最终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我要写什么呢?就像那个把微信头像改成,不瘦十斤不改头像,我在简书上也立了个天天看文献的贴,经常去看看,我一定会对得起自己的,今年底,就把这个写了几十年没完成的论文写完。我要证明给自己看,也证明给那个天天吐槽我的学霸看。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最后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小段来结束吧,以此共勉。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