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有时感觉很累?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高效开源的同时,不让自己累的精疲力尽。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以下的情况,在高强度的劳动后,总喜欢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不动,认为自己是在休息。这种休息除非是高强度的劳动力,否则在床上趟在床上,哪怕是睡上一觉对消除疲劳的作用也不是很大。有人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休息只能消除肌肉疲劳,无法消除大脑疲劳。
那大脑疲劳有很多种,比如、压力、焦虑、紧张、不良情绪。但归根到底是认知资源资源被消耗殆尽?那么什么是认知资源?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都知道1+1等于2。我想你不用思考就能给出答案。你都不用加工,甚至不用通过计算过程,因为他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如果在问你356+839呢?你必须计算6+9=15、5+3=8、8+3=11,在排列以下等于1195。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前额叶皮层被激活,神经元变得兴奋,突触电位改变,神经递质产生并被接收,信息不断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 在那么几秒钟里,这些部位协同活动,完成了一次三位数的计算。这些进行计算的能力,就是认知资源。这样的计算,就是一次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有意识,上述过程就在不间断地进行着。甚至很多时候,当我们聚焦在某项工作时,大脑还在处理着别的信息。
这时,这部分认知资源,就被占用了 —— 尽管我们可能没注意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切换手上的事情,写一会文章,查一会资料,看一篇文章,刷一下抖音,聊一会微信,神游一会,等等,诸如此类。每一次切换时,我们的大脑都会切换一次思考的内容,从上一项工作过渡到下一项,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不会清除掉所有内容,而是将一部分放在后台,继续思考。这种机制的本意是好的——它可以使我们在复杂的环境里,提高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次可以同步处理更多信息。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很容易带来一个后果:我们的认知资源被占用的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完全被挤压、被占用。
这就像用电脑时,我们打开一个XLS表格, 使用了一会将其最小化,又打开一个新程序,XLS表格所占用的内存并不会完全释放,而是继续保留着几个线程,留在后台。当你打开的程序多了,电脑就会运行得越来越慢,这个时候如果你打开任务管理器就会发现,内存的资源被后台程序耗尽了。大脑也是一样的。
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你觉得大脑里装满了东西,导致思维转得很慢,却又说不出是什么东西。这就是因为,认知资源被占用殆尽,不足以进行运作了。
有人会问那什么是资源超载呢?只听说过电脑运营负荷过大会造成电脑的资源加载过大引起资源超载,人也会资源超载吗?
二、什么是资源超载?
大脑资源超载,指的是大脑接受的信息量过大,超过其处理能力,导致大脑出现疲惫状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工作中的任务、家庭琐事、社交媒体的海量资讯等,都在不断地向大脑输入信息。
当大脑资源超载时,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它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就像美国研究专家表明,身体健康的人记忆力却越来越差,这其实就是 “大脑超载” 的表现,激素变化紊乱了记忆功能。大脑营养主要依靠血液供给,长期处于超载状态,大脑营养摄入也会受到影响,脑细胞和组织处于疲惫状态,自然会对记忆力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大脑资源超载会让我们陷入异常疲惫状态。即便经过几天的调整和休息,疲惫感也没有丝毫缓解,并且逐渐出现虚弱、全身不适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多个表现。
此外,大脑资源超载还会影响我们的运动能力。美国研究专家证实,压力大的人群进行中等强度锻炼,身体能量功能不足,就会产生疲劳感。而且,在运动过后肌肉内乳酸水平提高,但乳酸代谢却不能迅速完成,这种疲惫感也会延长。
还可以做简单的家务,让自己放松下来。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繁杂的信息中转移出来,专注于手头的事情,让大脑得到放松。出门散散步,调动全身心去接触和享受大自然也是不错的方法。置身大自然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有诸多好处,能缓解大脑的压力,避免资源超载。
三、大脑内存为何需要释放?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时刻处理着各种信息。然而,当大脑中过多挂念之事时,就如同计算机系统中运行了过多的程序,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思虑过重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它可能导致失眠。患者睡前不断的胡思乱想会刺激大脑分泌过多的促清醒激素,提高身体的兴奋性,长期失眠容易导致神经衰弱,还会引起机体各个脏器发生病理性改变,如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等。另一方面,思虑过重会引发焦虑,涉及到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表现为紧张、担心、害怕、坐立不安等不适症状。此外,还容易导致思维迟缓,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考问题费力等。
从 “熵” (shāng)的角度来看,大脑里的念头就跟分子一样,时刻万马奔腾。如果没有节制、训练,心就可能经常处在混乱状态,熵值非常高。就像一个系统内部越混乱,熵值越高,能做的功就越少。当大脑中挂念之事过多,就如同系统的熵值不断增加,大脑的运转效率会逐渐降低,出现卡顿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释放大脑内存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让大脑从过多的挂念中解脱出来,才能像一支高度有纪律的军队,井井有条地组织起来,高效率地去完成任务,创造、奋斗、整合,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四、如何释放大脑内存的方法
既然了解了大脑资源超载和大脑内存过多的的后果以及原理后,那到底该如何解决呢?下面的几个方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写下来。
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把信息保留在「后台」,是因为:大脑认为这些信息是重要的。它会想:我一定要记住它们,免得它们被遗忘了。尤其是对于什么呢?未解决的问题。因为,未解决的问题,意味着不确定性,也意味着不稳定的状态。而我们大脑,本质上是不喜欢「不确定」的,它会倾向于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当大量问题悬而未决时,哪怕你强迫自己专心下来,也做不到。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问题,渴望着立刻解决它们,或是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这种状态,表现在外部,就形成了压力,这就叫做「契可尼效应」。而将这些信息记下来,就相当于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这些信息已经被记住了,它们不可能被遗忘,你就放心吧。这是引导大脑释放认知资源最好的方法。
心理学家 Pennebaker 和 Beall 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到一群压力过大、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把他们分成三组。第一组:让他们每天花 15 — 20 分钟,写下「最令你感到焦虑、给你压力最大的事情」,持续 4 天,要求它们一五一十地把细节写出来;第二组:同样的写作要求,但是题目换成了别的。比如描述一场聚会、写一个小故事,等等。第三组:接受正常的心理辅导,不作任何改变。在随后 4 个月的跟踪调查中,第一组普遍反映,他们感到压力变小了,状态有所好转。对三组的体检也显示,第一组的身体指标(血压、肝肺功能等)恢复水平,普遍优于其他两组。
Pennebaker 和 Beall 解释道:把压力源写下来,会给大脑一种「这些信息已经记住了」的感觉。这时,替代效应就起作用了。大脑就会自动清空这部分资源,腾出空间,去思考别的问题。怎么做呢?用纸和笔写下来,通过这种方式理清大脑的想法,将思维重新清零。
最关键的是,通过写日记,可以带来将思维复位、大脑清空的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一)压力记录
正如前面实验所说,把担忧的问题,造成压力的原因写下来,能非常有效地帮助你缓解压力。
例如:我非常担心,今天的工作搞砸了,会不会影响整个项目?老板会不会怪罪我?当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工作真的搞砸了吗?搞砸的程度有多严重?是我太过紧张了,还是已经造成实际损害?等等...或者,这份工作在项目里占多大比重?它的结果对项目有多大影响?我对结果的担忧合理吗?别人是不是根本就不在意?等等。把这些思考过程,全部写下来。写完之后,可以撕下来扔掉,也可以藏起来,作为记录。
当你把压力记录书写下来后,思路已经变得开阔了许多,大脑仿佛也更加清晰了。
(二)自由记录
这种方式,有两种适用场景。这种记录就会很随意。
1.起床之后
在整晚的睡眠中,我们会由深度睡眠,慢慢过渡到快速眼动期(REM)。在后者的阶段中,我们的部分大脑细胞是活跃的,它们会产生大量信息(亦即做梦)。所以,有时起来之后,会感到大脑还没有彻底清醒,思维转得很慢。这就是因为,这部分信息占用了太多的资源。这时,可以铺开纸笔,把脑子里能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不用受到任何规则、字体、逻辑的约束。只需写上几行,就能逐渐恢复思维,调适到工作状态。
2.在犯懒的时候
在下班回到家和周末,经常会什么事都不想做。这时,随手拿起纸笔,把大脑里的想法写下来,记录今天工作的心情、描述上班途中看到的事物......诸如此类。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既定的主题,比如:刷手机随便看到的一个话题,把它写下来,以它为中心,进行发散思考,将脑子里的想法串起来。不需要很长,也不需要逻辑通顺,只需要如实记录下想法,写上几百字即可。这样,就能快速让自己恢复精力,从而重拾起既定的计划。
(三)灵感记录
所谓的灵感记录是在脑子里盘旋的念头、想法和灵感。许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阅读、休息、漫步时,突然灵光一闪,产生了某个碎片的、不成型的想法。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要么,你毫不在意,那么它倏忽而过,立刻消失,不留下痕迹;要么,你觉得有点意思,想把它记住。那么,它就会一直留在「隐性认知」里,占用着这部分资源。
最好的方法,是立刻把它记下来,既保留下了这个想法,又减轻了大脑的负担。平时在碎片时间里,我们可以让思维进入发散状态,无边无际地蔓延。突然发现有趣的点,就立刻把它记下来,到晚上再整理、归档。日积月累,就成了自己的灵感库。不管是写作、还是设计、还是策划、销售等等,只要平时需要思考的事情,有灵感的时候记录下来,归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等到需要时,就可以从中筛选、浏览,并加以思考、推演和完善,说不定就能产出思维的结晶。
(四)日志记录
为什么有时会失眠?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我们准备睡觉时,脑子里还有太多的想法,没有得到安定。当「显性认知」空置时,它们就从后台切换到前台,充斥在意识中,让你久久无法入睡。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睡前日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把一整天的困惑、心得、经历,以及第二天的计划,全部写下来,将它们外部化。你会发现,虽然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单单只是把它们写下来,放在一边,告诉自己「明天再说」,也会心安很多。好了,以上就是一些快速恢复精力、清空大脑的小技巧啦,大家学会了吗?
(五)定期冥想
每晚用 10 - 15 分钟进行深度冥想,对清理大脑中的碎片化信息、提高专注度和思考深度有着显著效果。英国研究学者彼得・马里诺夫斯基认为,每天冥想 10 分钟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法国《回声报》也介绍,冥想还有助于提高大脑的 “工作记忆” 能力,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在实验过程中,冥想小组跟踪目标的准确性增加了 9%,而另一组参与人员的表现没有任何改变。冥想是对脑部网络的一种训练,在受到多次重复刺激后,大脑的网络结构会越来越高效。
(六)摄入粗粮
适当摄入粗粮如玉米、小米、紫米、燕麦等对清除大脑垃圾、缓解疲劳有很大帮助。脑力劳动过程中,大脑会产生乳酸、乙酮酸等酸性物质,而被称为 “脑的维生素” 的维生素 B1 是这些酸性物质的主要 “清洁工”,但维生素 B1 主要存在于粮食的胚芽中,我们平时常吃的精米、白面在加工过程中将胚芽中的营养都损失了,导致维生素 B1 供给不足。多吃粗粮,有利于保证足够的维生素 B1 的供给。比如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控制身体对糖类和脂肪的吸收,还富含锰和铬,有助于促进大脑健康,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好了,本篇有关如何释放大脑精力的方法你学到了吗?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常识用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