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圆桌派》,窦文涛有一段话rag我触动很大,大意是: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不会觉得钱多重要,或者保持故意高冷的态度,但是后来发现钱确实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是回避不了的。
你发现钱的重要性的时候,要么是因为遇到了很大的难事儿,要么是人生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比如你晋升为人父母,或者父母年纪大了而你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扛起了养家的职责。
在你小的时候往往体会不到钱的重要性,但是当你走上社会,或者成为家里的主心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钱在生活里的重要性根本没办法回避,比如:
父母如果要享受更好的医疗需要钱;
孩子如果要享受更好的教育需要钱;
家人如果要享受更好的生活需要钱……
没钱的日子实在太难了,所以如果你恰恰是没钱的那一批人,那就请你把矫情、刷抖音、睡懒觉的时间好好节约下来,好好学习,好好赚钱。
一个家族里总要有一人负责开疆拓土,如果你没能当上富二代,希望你好好努力当上富一代。
一定要靠谱
所谓靠谱,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运营机制。但有一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领导都希望能尽量减少沟通成本,让公司的合作都高效起来,顺利起来,每个环节都清楚而明朗。
所以交代给你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都有反馈,有复盘,有总结,有改进方案。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凭着这种劲头,迅速获得了认可和加薪。
公司交给她一个项目,没有说期限、汇报对象、绩效指标。但她在接到之后,迅速制定一个执行方案。方案中,不仅包括了达成目标、实操步骤、裂变方式和合作方,还包括了时间期限和利润预算。
而在跟这个项目时,她每天晚上哪怕再累,都会仔细地汇报进程。即使没有完成,也将困难如实告诉领导,虚心请教他的帮助。项目尚未结束,连大BOSS都知道了她的存在,以后他在公司说起她来,都说:“那个很靠谱的姑娘!”
不抱怨是职场的基本素养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一词包含五个主要方面: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而爱抱怨的人,大多处于较低的情商水平。既无法控制情绪,也不懂得自我调整去消化负面情绪,他们不知道抱怨是一切关系的杀手,也不能理解为何自己的坏情绪会让他人躲避与厌烦。
抱怨是本能,可忍耐与消化,同理心和共情力,却是要花功夫去培养的后天能力。
当然,还有一种人,将抱怨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
跟老板抱怨:我辛苦干了一年,天天加班到晚上九点,为什么加薪才这么一点点?跟同事抱怨:我都这么忙了,你们就不能配合一下早点把报告给我吗?
这种带着撒娇口吻的抱怨,往往不只是情绪流的倾诉,而是带有极强的沟通目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呐喊:看到我,帮帮我,我想要……可说出口的话,却将对方推得越来越远。
这世界谁也不欠谁,没有任何一种关系能承受得了如此的压抑和负重。
汇报工作时,先说结论
举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汇报工作的例子:
“多总您好,我们正在组织一次论坛,这次论坛我们策划了十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是...第三个环节是...邮件附件里我准备了更详细的表格。”听完这个汇报你是什么反应呢?
我觉得,听完之后会有这些疑问:这十个环节都讲完大概需要多久?这十个环节都需要我定吗?这十个环节预计进展如何?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李总可能越想越着急,而我们希望的汇报方式是“结论先行”。
再换一个汇报话术。
“多总您好,论坛策划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十个环节,其中两个环节非常关键。最迟9号之前需要您20分钟的时间,我和您当面汇报,其他内容邮件给您。如果没有大问题,这八个环节我先准备。”听了可能就会说:可以,去干吧。
所以,汇报工作也要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先说结论,避免“汇报半天不知道你要干嘛”这种情况。结论先行,一句话就能把老板“安排”得明明白白。
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多读经典
阅读经典的意义,不在于读,而在于悟。所以我说,要精读,就是反复读,反复联系实际,并且反复应用于实际。
管理目标
人一辈子,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
管理目标等关键,在于不断评估目标与条件的匹配度,做出可行性方案,然后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目标。
发现榜样
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榜样,总能在一个点上给你提升。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几点:
一定要靠谱
不抱怨是职场的基本素养
汇报工作时,先说结论
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工作习惯这件事是说不完的,肯定还有非常多。我能够提炼出来的、认为对大家最有帮助的,就这四点通用的习惯。在你整个职业生涯里边,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反复练习。
最后,我还是想和大家说,如果这四个工作习惯你学习到了,我希望你从今天开始就去做。如果做不到,知不知道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