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几年,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留在上海?由此引申出了一系列佛系思考,譬如小县城没有诗和远方,回去了就是柴米油盐,日子一眼望到底。这次元旦返乡,才看清了不愿回去的真相——小县城没有职场,没有我们这种半吊子的人安身立命的所在。
这是一个认清自我的答案。
离开职场,现了形。
大城市的职场,养育了如我这般“念过大学、学历一般专业能力一般、家庭情况很一般、毕业后就到或大或小的企业求职、买起东西来俨然月入十万挥金如土的高级白领,实际上就拿着几千块钱薪水”,这样的职场白领,圈在有365天恒温空调的写字楼里,光鲜、有大城市的光怪陆离做谈资,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与父辈的勤劳相比,我常心生困惑,只会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没有看家本领的我们,以后何去何从?大城市给得答案是,做一个安安分分,宛如一颗螺丝钉的职场人。
且不说真正能在大城市闯出一番作为来的有志青年,写字楼格子间坐着的平凡的大多数,只是一家企业机器转动起来的螺丝钉,从企业建设的视角看,这颗螺丝钉没有表情、没有梦想,随时可以被同型号的螺丝钉替换,即使有个别螺丝钉生出了脾性,傲娇出逃,企业也能即可找到后来者上岗。
做一颗螺丝钉的好处是,离遥不可及的生活很近,月薪三千也可以喝小资星巴克,逛明星都光临的商圈,巧遇资产上亿的大boss,站在城市之巅俯瞰夜景,仿佛眼中所见都是自己的生活。
相反,小县城给不了这么多。小县城没有白领的概念,也自然没有职场。小县城有的是教育、医疗、治安、旅游,有工厂、个体户、事业单位,生活质量的高低全凭个人背景和能耐,有背景有能耐的进了事业单位,过着小县城人尖上的生活,没背景的想尽办法糊口,为了糊口拼尽全力的样子,是单枪匹马的一场持久战,没有大厦可以倚靠,过得如何,全凭本事。
又到年底,要不要逃离北上广深-回乡的话题一年年热度不减,还没来得及练就一身真本事的你,敢回小县城吗?那里的厮杀搏斗,你准备好迎战了吗?
遥想当年我们说科考这条路太难了,万千考生过高等学府宽窄门,职场这条路实则更加凶险,险些让你迷了眼。当年你背上行囊,离乡背井到大城市寻梦,眼里心里都是小县城照不到的荣光,乱花渐欲迷人眼,以为目之所及就是所得,直到有一天,回到了的出发地,褪去荣光,才看清走过的路,一场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