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接触到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之前对其一无所知,因为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才购买的。其实我爱看文学作品类的,尤其爱看获奖作品,因为看书少,想把时间花在一些质量高的作品上。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省去了自己挑选书籍的时间。以前看贾平凹的秦腔,也是因为其获奖的缘故。
书中从路遥的父辈开始说起,简单的介绍了家庭情况。其童年家庭贫困又爱好读书,家里实在无力支撑,母亲才建议过继给无子的兄弟,以便让其继续读书。那时候家庭实在太穷了,年幼的路遥便跟着父亲一路走到伯父家,风餐露宿,实在让人心疼。在集市里,父亲用仅有的一分钱给路遥买了东西吃,那是他心中的一个梗,多年后谈及都会落泪。大人们都没说破过继这件事,但敏感的路遥已经知道此行的目的。因为渴望读书,而没有说穿。父亲悄悄离开的早晨,他躲在村口的树后,偷偷的送父亲。好在一直很思念的奶奶也住在伯父家,路遥慢慢的适应了伯父家。
路遥把很多自己的经历,写进了平凡的世界。比如说,学校寄宿时因家贫吃饭时的窘迫,甲等乙等丙等菜,还有去校外溜达看书等等。那个年代都很穷,路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以继续读书。伯父家里也不富裕,只能读到小学。但路遥想好好考完,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路遥考的很好,没钱报名,即使找同学拼凑也凑不够学费。还是其中一个家长给他出主意,找大队书记帮忙。书记人很热心,看到娃娃想读书却没钱,便出面找乡亲们凑,大家都东拼西凑的凑够学费,结果耽误了报名的时间。还是大队书记出面求情,才得以继续读书。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如今条件都好了,却都不爱读书了。初中快毕业的时候,闹文化革命了,眼看着可以跳出农村施展抱负了,不得不重新规划。在革命中,路遥是新四野的头头,其中也犯了很多错,与对立派争执中有过流血事件。其中保护一个当官的去外地避难,成了保皇军。后来在斗战中失利,撤退到外面很远的地方暂避风头。直到文化革命结束后,在军队的保护下才回来谈和。再后来,慢慢走上文学的路。
文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创作当代和平凡的世界时的情况,通过此书才了解到,写作是如此辛苦的事情。长时间码字,生活条件很差,靠毅力写下去。而且其作息时间很乱,导致身体很差。但是路遥写东西很真实,做了充分的准备,确实平凡的世界很吸引人。书中也有路遥和贾平凹的合照,都是我喜欢的作家。孙少平更多的是写其三弟的生活经历,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罪可能比书中还多。虽然路遥后来出名了,但其生活还是很困难的,他爱抽烟和喝咖啡,是他的精神支柱,所得微薄稿费都用掉了。家庭情况也一团糟,基本上是甩手掌柜,所以后来的家庭破裂,是压倒他最后的一根稻草。才四十多点就患病去世了,实在是可惜。那个年代的作家,过的贫困潦倒,却能写出高质量的作品。现在的作家条件好多了,却写的大都是些浮亏的东西,鲜明的对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