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坐在车里等人,抬头正好看见天上的月亮。
月亮还只有少半个,在几片浮云中放出清冷的光,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你不免会盯着看一会。想一想这半个月亮的模样象什么呢,说象个耳朵,象个人的侧脸,都不大形象,也不浪漫,而月亮是专为浪漫而生的。
可巧当天晚上回家就在朋友圈里面看见了有人贴出来异国他乡的半个月亮和月光里的风景,提及又是一年中秋了。想想我和这些朋友们也算是“千里共婵娟”。
二十多年前,我向一个爱尔兰裔的美国人试图解释中秋吃月饼的含义,说是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而圆在我们中文里面意喻团圆,表达我们盼望家人朋友团聚的美好心愿。这个美国人天性比较喜欢开玩笑,他反问:“太阳也是圆的,为什么不对着太阳喝喝酒,吃吃月饼呢?”,他一边说一边做举杯饮酒状“哦,太阳,让我们喝一杯吧”。我当时没多想,只是被他的举动和问出来这么直白不浪漫的问题逗笑了。
时隔多年,有一天想起这话,不仅琢磨起来。太阳的确也是圆的,可是太阳没有半圆,也没有日缺,除了多少年不出现一次的日食,你能看见太阳的时候,他总是圆的,被云遮住半边脸或者完全被遮住那不能算,月亮也会在浮云中时隐时现。月亮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每天都在变,一个月中,从一线月牙开始慢慢变成半圆,然后再慢慢胖成圆圆的脸,这张圆圆的脸你只能看一两天,接着又慢慢地变成另外的半圆,最后消瘦成另一个弧度的月牙。下一个月,这日日不断的渐变再重复一次。每个月中只有一两天的月亮是圆的,所以比每天都扬着红彤彤一张圆脸的太阳就显得珍贵一些。
太阳是万物生长所必需的,对人也一样,一阵子不见太阳,人的情绪都开始不对了。而月亮是让你遐想的,看见了,你惊喜也罢,幽思也罢,都是锦上添花的;有几天不见月亮,你也不会如隔三秋,只有你哪天在劳碌的凡尘中偷得半日安闲,这才可能想起“哦,好久没看见月亮了”。一年之中,也只有在中秋的时候,面对光线柔曼清熠的月亮,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传说才会再次被忆起。
嫦娥误吃了长生不老药,才会升空成仙,到广寒宫里与捣药的兔子为伴;留下后羿在自家后院里摆案献果,遥念远在月亮上的妻子。此情此景,引起多少文人墨客的遐想,造就了多少诗歌画作。有分离才会有团聚,有孤独才会感叹知音。煞个风景的话,假若嫦娥没有奔月,和老公生了三两个孩子,安知不会一地鸡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已经把这沧桑说得让后人没得可说了。
如今月饼也有方的,不管是圆是方,且吃了应景过中秋吧。
图片来自网络,可能受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