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今天从“多抓鱼”上买的一些二手书到货。
前两天“多抓鱼”上搞了个买200元送个棉布包的活动,于是我就凑了个200元。
今天到货的时候也看到了棉布包,说实话还是比较失望的。
感觉质量比较一般,而我也用不上。
好了,重点还不是棉布包,而是书啊。
其实,这次买的这批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本关于书的书:前两本是三联出版社出版吴兴文的《我的藏书票之旅》、范用编的《爱看出的广告》,第三本是新星出版社出版子安的《西方藏书票》(没注意,这和家里那本《比亚兹莱:最后的通信》是一个套系的),第四本是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唐·罗伯茨著的《肯特传:肯特与他的藏书票艺术》。
这里面除了《我的藏书票之旅》外,其他的书都比较新,而这本书则纸张已经发黄,很有种旧书的感觉。
藏书票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需要时间来阅读这些书。
其他的书可以说都是添头了。
两本是法国波德莱尔的著作:《恶之花》、《巴黎的忧郁》。这两本都是江西人民出版社“果麦”丛书的,用的都是轻型纸。无论多厚的书,拿再手里仿佛没有重量一样。
原以为《恶之花》里面会议比亚兹莱的插图,但实际上没有。
看在无论纸张和是印刷质量都不错的情况下,失望还不算太大。
还有两本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国加缪的《鼠疫》和《局外人》。
加缪的《鼠疫》最近可是真的比较火,可能是由了疫情加成的缘故吧。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想我会把它列进阅读计划里面。
但是这两本书确实比较敝旧,我都起了只要一看完就给它们卖回去的心思。
最后一本添头的书是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清朝吴楚材、吴调侯编注的《古文观止》。
我记得有一个工作上的前辈增经跟我说,要学习写作的话应该好好看看《古文观止》。好的写作方法古人都用了。
这个话到现在也不知道还对不对了。我只知道现在的文字太多,文字垃圾也多,谁也没有时间去看顾那么多的文字垃圾。
而且文字的私人化越来越严重。一个人认为是宝贝的文字,可能对于他人来说就是垃圾。
估计我现在正在写的也是文字垃圾吧。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老师给统一买过一本《古文观止》的精装本,目前就放在单位。所有的书页和纸张都已经变得发黄,上面还有我当时看书时划的整整齐齐的标注以及小的感想什么的。
原想是买本拿出家里孩子学习的。但是书到手后感觉比较旧,字还比较小,又不太肯定孩子真能去看它,还是算了吧。
好在这本书是线订本,能够180度展开,我就敝帚自珍地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