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从1月份到现在10月26日,我的体重从108kg下降到了86.4kg。在减肥过程中,“今日头条”、“keep”等app或网络上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感觉写到都不是很清楚。很多方法,方向没什么错,但是感觉很模糊,操作细节不明确。比如“管住嘴、迈开腿”,那怎么管住,迈开多远,持续多久,都没有量化的数据。我作为过来人也吃了一些亏。因此,我把我的经历写下来,一个是分享给有类似需要的读者,另一个是希望借此文激励自己保持健康的身体,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2020年,本人体重到达峰值108kg,在那之前,多次有减肥的决心,但是一直无法坚持,多次持续一星期或者一个月,就因各种理由放弃了。2021年再次下定决心减肥,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一,2020年在医院体检,发现在颈动脉血管壁的位置上有一个1cm长的板块,医生判断可能是血脂,血管壁不可能达到以前那样光滑了,而且建议长期服用降血脂的药物。我父母有脑梗和心梗的病史,我是比较担心自己的。
第二,2020年底公司体检发现,肝脏部位已经发展到重度脂肪肝了。我到网上查了下,重度脂肪肝之后就是不可逆转的肝硬化了,后果一样严重。
第三,年底有段时间,小腿背部一小块区域特别痒,只要碰到就很痒,经常抓破皮(到写本文的时候,都没有完全好)。开始都时候以为是文字咬了,过几天就好了。但是过几天更严重了,皮肤变硬了。赶紧到医院看看,医生说是免疫力下降导致的过敏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有三个:熬夜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压力大。之所以是小面积的皮肤病,是因为自己时不时的会跑跑步。三件事情,做对了一件,如果三件事都没做对,可能手脚四肢都会有严重的皮炎。
人到中年之后,发现身体确实不如以前了,29岁以前熬夜,第二天没什么事。过了30岁后,熬夜后第二天身体很疲劳,总是想睡觉,要持续两天才能缓过来,恢复到正常状态。家里老二下半年就要出生了,自己的责任越来越重。身体健康是一切事情的前提,所以我决心要来一次彻底的减肥。我觉得再次下定决心的原因,是压力太大了,想想再不减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人总是这样,只有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才会坚定的去做某件事情。
我相信其他人与我一样,在减肥之前查阅各种资料。担心一,体重大导致的膝盖或身体受伤;担心二,没有效果。网上写什么的都有,有慢跑、HIIT运动、快跑、心率、合理饮食、健身房撸铁等等一堆信息。我感觉没有具体的操作,而且体重基数大,总怕损伤身体。总结起来我的减肥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白阶段。最开始尝试的就是慢跑,每天用40分钟的时间跑完3km。我主观感觉完全没有效果。过程中想起了能量守恒定律,觉得只要我少吃一些,多运动一点点,总能多消耗些能量。跑步完一身汗,能喝1000mL~1500mL的水,喝完了体重又回来了。而且优于早饭、午饭、晚饭吃完,第二天体重跟第一天没有明显区别。开始的时候朋友说不能吃主食,主食是长胖的主要原因,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之后每天早饭正常吃,中午、晚上只吃菜,而且吃的很少,每天坚持跑步。但是有的时候白天会头晕,去了旁边社康抽血检查说是低血糖了。还有的时候晚上特别饿,饿的头晕感觉要晕倒了,然后就吃东西,一下把少吃的东西,都补回来了,白白跑了好几天。之后就是中午的时候开始多吃菜,晚上吃苹果,说实话还是挺饿的。持续一段时间后,体重没怎么变,有的时候多喝1瓶水,可能体重就上去了,分不清是脂肪还是水的重量,总体看就是体重没变,没啥效果。
第二阶段,“道听途说”阶段。我身边有减肥成功的朋友。说实话,他们减肥是否成功,我也只是听说(不排除他们之前就比较瘦),我没有真正见过。有的人说:你要坚持,2个月之后才会有效果;有的人说:每次跑步要超过40分钟;还有人说:跑步姿势要注意,不能伤害膝盖的同时,要提高到燃脂心率。结合心率兄弟的建议,我查了下资料,要维持燃脂心率,我的就是135~145左右。要想跑到燃脂心率,而且持续40分钟,是挺累的,很多时候前面20分钟达不到燃脂心率,要到后面的10分钟心率才会上来。很累,有的时候一周跑3~4次,间隔开,因为听说跑一休一,对膝盖好些,关于这点,我现在也不是很明白。前几个月运动频率低,每月运动时间分的很开,有效果了,但不明显。
第三阶段,“加量少吃”阶段。随着时间段延长,水果手表里面的静态心率下降了,耐力好了,我就想着提升配速或者延长跑步距离+时间,依然参考“能量守恒”定律,少摄入,多消耗。从每天都运动3km慢慢提升到4km、5km。看到效果之后,就更有动力了,虽然心里还是很想吃那些火锅、烧烤、烤肉,但是忍住了。听朋友介绍,中午开始吃轻食,就是美团上面的减肥配餐,里面有青菜、去油的鸡胸肉、牛肉、鸡蛋之类的。每天早晨正常吃,中午就吃这些。经过几个月的习惯,晚上不吃东西,已经不会低血糖了。继续坚持运动。听一个学医的朋友说,易胖体质可能是内消化有异常,需要补充维生素,就买了康恩贝的维生素 VB。吃了一段时间,有时候忘记吃,有没有效果我也没感觉到。
第三阶段,快速减重阶段。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后,我每天早晚、运动前后、中午频繁测试体重。用的是欧姆龙的体脂秤,参数多而且可以传到手机上形成数据曲线。我发现坚持现有饮食习惯,一周或者三周体重可能没有效果,但是只要坚持,第三周或第四周体重突然就会掉下来0.5kg~1kg。之后继续重复同样的过程。我开始继续增加运动量,每天跑6km,到6.5km、7km,现在我每天跑步7.5km。找到了一个提升心率的方法,就是前面短时间内提升配速,让心率快速达到150,后面的时间可以适当减速,但是心率变化是有个过程的,后面只要稍微加速一点,心里就容易落在燃脂区间内。现在瘦的感觉比较慢了,可能是到了一个瓶颈了。
总结:
1、走出第一步很困难,开始跑步的时候可能没有效果,需要持续坚持,慢慢跑,时间可以慢慢增加,没必要上来就40分钟,先把耐力慢慢提升起来。循序渐进,开始的时候先要跑起来,不用在意配速,先提升耐力,第一个月3km,第二个月4km逐步慢慢增加。
2、控制饮食,一样需要个过程,逐步减少饮食,是一个月一个月的逐步减少,对我们这样的大胖子来说,每周减少一点点其实很难做的到,身体可能也不允许;
3、耐力提升到直接表现就是静态心率很低,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了不少做心率检测算法和传感器的方案商家,他们告诉我一般运动员的体质,静态心率就很低,说明耐力要好。耐力好了,增加训练量,效果慢慢就出来了。
4、户外跑和跑步机,户外跑比跑步机跑要累,而且感觉震脚。跑步机上因为跑步机下面的板有一定的回弹力,不会特别累。我现在也无法确定这两者有什么其他区别。天气不好的时候我用跑步机,天气好的时候我在户外跑;
5、跑鞋,我建议还是要使用专用的跑鞋。鞋底太硬了,震的脚疼,时间长了受不了。鞋底太软了,会很累,就像在沙滩上跑。
下面图片是我2021年10月26日下午的手机截图,看着斜率很明显是因为1~10月份时间长,而手机屏幕窄,细节压缩的很厉害,实际上是很平缓的,1月份到数值跟2月初的基本没区别,有的时候还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