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们一家子在餐馆吃饭。
凑巧,对面一桌,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穿我们学校的校服。校服男孩对面,是他的父母。
餐馆所在的购物中心,离我工作的学校很近。当天上午,学校举行了高三年级成人礼。男孩和他的父母,应该是参加完成人礼后,就近来这吃饭。
后来,我又陆续看见两个我们学校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这证实了我的猜想。
他们都是高三的学生,成人礼结束后,与父母到购物中心的餐馆吃饭,吃顿好饭。
这顿饭,仪式感很强,它是成人礼的延续。
成人礼是我们学校的传统项目,所有高三学生在这一天,会与父母一起完成一系列仪式,比如父母亲手交给孩子一封亲笔信,孩子向父母鞠躬感恩,父母给孩子系上代表爱与希望的红丝巾,等等。每年此时,我的朋友圈都会被同一类照片刷屏:十七八的少年手捧鲜花,与各自的父母站在一起,笑得很幸福——少年的脸上阳光灿烂,中年的脸上慈爱欣慰。很多孩子会落泪,家长也会。
这一天,许多家庭会收获几张也许缺席很久的全家福,许多孩子也终于开口,对爸妈说几句暖心话。
这种温馨融融的氛围,在仪式结束后,一般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当时,我看见对面这一家三口一言不发,便有点惊讶。
我们到餐馆时,他们那一桌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男孩闷头看手机,他对面的父母,还继续夹着菜,父亲脸上没什么表情,母亲微笑着,眼里的光很温柔,不时看向儿子,旋即移开,落在手中的菜上。
三个人都很安静,印象中,没听到他们说话。
后来他们决定将剩下的菜打包。儿子早就不吃了,父母也吃不下了。他们点菜确实点多了。
打包工作是由母亲执行的,她一手端着打包盒,一手夹菜,温柔的笑依然挂在脸上。父亲依然没有表情。男孩呢,始终沉醉在手机的世界中,直到起身离开,才抬起头来。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大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一头是热心热肠小心翼翼的父母,一头是冷言冷面头也不回的孩子。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为什么会这样?
尤其是,温情脉脉的仪式才刚刚结束。
他们平时的亲子温度有多冷,可想而知。
长大了的孩子,与父母越来越没话说,似乎已被视为常态。
老师和家长通常会说: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叛逆,而且两代人之间本来就有代沟,没话说很正常。
是的,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青春期孩子不仅身体急剧变化,而且大脑也在经历生理变化,他们各种看起来“不正常”的言行其实是正常的,与父母说话变少,更是再正常不过。
这一事实,对父母来说无疑是免于过分自责的安慰,但如果平躺在安慰上无所作为,就是懒惰了。
一想到也许十年以后,我也得面对一个“怪怪的”青春期美少女,我就不得不未雨绸缪。
作为家长,能不能在养育孩子的认知与细节上,做得再好一些?
我首先想到的是“代沟”与“叛逆”,这两个常用来解释亲子关系何以糟糕的词,实在是面目模糊得很。
什么叫“代沟”?两代人之间,一定有“沟”吗?
诚然,不是一代人,成长语境不同,时代价值不同,兴趣点不同,共情点也不同。
当中年父母为金大侠的离去而唏嘘落泪时,饭圈女孩们可能正在某博上为自家爱豆吵得不可开交。
当中年父母为美国大选和猪肉价格忧心忡忡时,二次元们也许正在为周末漫展的着装而愁眉不展,穿洛丽塔还是JK呢?
如果说这些差异是“沟”,那么条条沟壑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人群之间、任何个体之间。
人与人,本来就不同。
尊重这些不同,接纳这些不同,如果可以的话,欣赏这些不同,这才是由“不同”抵达“同”的途径。
而“同”有哪些呢?太多了,被看见的需要,被倾听的需要,被理解的需要,被肯定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这些需要,无论父母还是孩子。
再说说“叛逆”。
我总觉得,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不顺从,不听话,你说向东走我偏要向西行”的状态,只是图个方便省事。
像“代沟”一样,叛逆也无处不在。
学步期的幼儿是叛逆的,你说不许爬高高,不许摸插座,不许把食物扔地上,不许在外面的大马路上打滚儿,他可偏要这样做。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是叛逆的,你说要认真学习,早睡早起,少喝奶茶,少玩手机,见到长辈热情问好,他可全都不这样做。
以及长大后,翘课,翘班,下班后关手机,辞掉工作“不务正业”,在应该结婚生子的年龄钻研学问,争取“不做什么”的自由。
这些,都叫叛逆。
哪一个被生活碾压的成年社畜不羡慕这样的“叛逆”呢?
只不过,青春期的叛逆,勇敢冲动而任性,敏感脆弱自我中心……确实有点招人烦,但这不就是发现自我,追寻自我,印证自我时的状态吗?
我烦,故我在。
在法律和规则的范围内,在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人尊重自己的感受,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没什么不对。
讨人嫌,招人烦,易燃易爆炸,这些与人为敌的言行,终究会被真实生活打磨温润。
成长,不应该是“听话”的结果,而是内在自我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成长,在懂得遵守规则、关照他人、延迟满足的同时,依然保有勇气、热爱与创造力,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啊。
把无处不在的现象,当做特定人群的特征,这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反而会制造新的问题。
不把个体差异看作沟壑,不将自觉自主当作叛逆,平等平和地待孩子,少说教,多倾听,少评判,多了解,尊重孩子与自己的边界。
能做到这些,大概亲子温度不会太冷。
就算有些孩子特别“高冷”,他也会像蹒跚学步时那样,走累了,会转身要抱抱,而不是一去不回。
为什么孩子越大,与父母越无话可说?
我不知道答案。
但我清晰地记得,每年都有学生和家长,向我倾诉或透露,在家中无话可说、互不理解的无可奈何。当我目睹成人礼后那一家三口是如何默默吃饭的,我更加明了这种无可奈何。
想起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的一个片段。
长大后的李尖尖在事业和感情上都遇到了困难,深夜打电话给爸爸李海潮倾诉。电话接通,听到老爸的声音,她却突然不说了。
李海潮:小尖,这么晚还没睡啊。小尖,说话啊。
李尖尖:嗯……爸……
李海潮:怎么啦这是?有气无力的,跟个要断气似的。
李尖尖:……我遇到了打击。
李海潮:哦,那说说,怎么了?
李尖尖:就是……就是……唉呀,我现在……我没法跟你说,我回头跟你说。
李海潮:你这跟我还保密啊。那你给我打什么电话啊?
李尖尖:我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我需要,老爸给我加油打气。
李海潮:哈哈哈,你还需要我给你加油打气啊,你自己不就是开“加油站”的吗?我们全家人不都老到你那儿加油吗?
李尖尖:唉……加油站都快没油了。
李海潮:哦,没油啦?你也有没油的时候啊。行,你等会儿啊,我打个电话。(假装打电话)喂,是石油公司吗?我是李海潮李总啊!(李尖尖噗嗤笑了)有个小事得麻烦你们。我那闺女的加油站呢,没油了,你们给批点儿呗……能批多少?五车?太少了,怎么也得五十车啊……什么时候能送到……行,明天早上,谢了啊,有空到我店里吃面。(假装打完电话)小尖,听见了吧,搞定了啊,明天早上你一睁眼,油就加满了。
李尖尖:(笑)谢谢爸。
李海潮:不客气。
李尖尖不想说遇到什么困难,李海潮就不问,李尖尖说需要老爸加油,李海潮就假装给石油公司打电话,而不是空喊几句“加油,努力”。“加油站”是假的,给石油公司打电话也是假的,但对女儿的安慰是真真切切的。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视剧,一定对李海潮这个暖爸印象深刻。李尖尖高中时成绩总是班级倒数,但她喜欢画画,李海潮就给她报了绘画班,也没想着往艺术特长生方向培养她,只是想满足孩子的喜好。李海潮去开家长会,优秀学生的家长侃侃而谈分享经验,他却与女儿窃窃私语,父女俩说着说着还笑了起来。李海潮并不是不尊重老师与其他家长,只是不认同以成绩论高低的教育理念。
结果呢,李尖尖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成为一个有灵气的木雕手艺人,而最重要的是,她快乐、豁达,心理健康,总能给身边人带来正能量。
这对父女带给我很多启示。
孩子不想说的时候,不要求他说;孩子想说的时候,闭上嘴听他说。而无论何时,做孩子温暖的港湾——不是灯塔,不是舵手,更不是暗礁,是身后最牢靠的港湾。
相信孩子,相信他会为自己的人生掌舵,会自己找到人生的光亮。
相信孩子,无论你的孩子几岁。相信孩子,给他恰到好处的支持。
因为相信,所以不必唠叨;因为相信,所以不去强求;因为相信,所以保有边界,彼此尊重。
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真正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