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辆永不停歇却又缓慢行走的列车,窗外风光秀丽。
1
那年正好是香港回归,举国欢庆,正是那一年,庄崧冽从北影毕业,本想在北京电影制品厂工作,不料那一年北影厂已经不接受分配生了,命运就是这么的神奇,庄仔拿着母亲给的经费本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却冥冥之中投给了开向未知目的地的“雕刻时光咖啡馆”。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笔投资,但庄崧冽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身。
2
上周的《内心引力》说实话很小众,很清新,外界褒贬不一,但里面的故事还是很吸引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从“七个葫芦娃”里面挑了庄仔作为影片描述对象,7个不同的行业,吃、喝、看、医疗、户外运动、设计、生活体验都有了,自己都很喜欢,可能就是庄仔居然能将一个独立品牌运营了20年光阴,以及寻找“苦行僧”的故事更深入我心,加之自己内心也向往着咖啡生活,于是乎,一切顺理成章。
无独求偶,自己应该头一次听说过雕刻时光(不要打我孤陋寡闻),但是在家里的藏书中发现了一本《时光捕手》,作者恰是庄崧冽。于是自己感觉欣喜若狂,晚上静静的窝在沙发上,吹着风扇,来“近距离”了解庄仔的心路历程。
3
本书写于2013年,距离今年也过去了4年时间,回顾那个时代的背景,再回忆20年前的情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可思议。本书不算是严格意义上教你如何开咖啡店的教材,更多的是以庄仔个人以及跟身边人的对话,来表述他对待咖啡的心态,对待雕刻时光咖啡馆的态度。
其实那时1997年咖啡馆并不像现在那么普遍,基本上随处都能找到,那个时候连星巴克都没进入中国,作为北影的毕业生,不去拍电影(那时出的名人一个是贾樟柯,另外一个就是老徐徐静蕾了),却跟夫人小猫一起合开了一家以自己最喜欢的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大作同名的——雕刻时光咖啡馆,而且一做就是近20年。
文中庄仔跟嘉宾苏静谈阅读,从村上春树的《游泳池畔》,到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又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跟同样是北影文学系毕业的柏邦妮(对,就是上过《奇葩说》的咆哮女郎,13年她应该还没怎么红吧。)聊电影,从《邦妮和克莱德》,到《赛末点》,又到《在云端》;
跟同样是处女座的Spin Lee评设计,从效果图的设计,到空间设计,又到酒店民俗咖啡馆之间的联系;
接着又跟陈旭论旅行,从云南西双版纳的浪游,到北京的王府井,又到台湾的风土人情;
然后又跟耀扬品美食(就是开了藏红花餐厅的那位,16年出了本《耀扬和他的朋友们》),从意大利厨房,到南方菜东北菜,到服务业的状态;
接着跟豆瓣的阿北(就是豆瓣的创始人杨勃)道新媒体,从豆瓣社区,到第三空间(一个空间是家,另一个空间是工作的地方,而咖啡馆和豆瓣社区类似于第三空间),又到网络发展。
4
忽然间才明白,庄仔不是一个纯粹的北影毕业而胡乱去开咖啡馆的那么一个人,他所拥有的社会阅历和跨知识领域丰富的令人咋舌,而且之间的跳跃基本上都能与自己的咖啡产生一定的关联,但他至始至终仍旧选择了咖啡作为人生的主轨道,持续的,慢慢的,细心的去经营者属于自己的时光。
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城市和城市里的人变得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浮躁,甚至连耐下心来看本书的机会都不给自己。而各种西式餐饮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式咖啡的涌入,人手一杯咖啡走在路上已经屡见不鲜,使得咖啡这个90年代作为“奢侈品”的代名词已经逐步平民化;同时日益上涨的消费,房贷、车贷、信用卡贷等花式压力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花时间找一间有情调、有意境的咖啡店来畅聊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就像《内心引力》中的张老大,十几年如一日的守候着属于他的咖啡豆,当庄仔参观他的咖啡田,掰下试尝的时候,张老大发话了“你是不是拿了两颗?”“是的啊,另外一颗我要拿回去种。”“不行,尝一颗就好了,干嘛要拿两颗。那是我的梦,你不能偷走我的梦。”也许只有两个“臭味相投”的人才能聊的这么机智,这么随性,谁不知在西双版纳种芭蕉赚钱,而愿意种咖啡豆的张老大或许真的只有庄仔懂的。
应该正是有了属于自己“DNA”的雕刻时光,这么多年来,人来人往,很多人喜欢在带着“幸福感”的咖啡馆里谈文学、看电影、聊音乐,顺便扯扯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理想。他没有像星巴克那样遍地开花,也没有像其他小众咖啡到后来只是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怎么静静的走过了20年光阴,生活变化莫测,而他就怎么自由自在的在那里,等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