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吗?”,这是我前一段时间在公号里问的一个问题。
当时我正在看唐诺的《阅读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个小节。不过诡异的是这正是我当时未看要看的下一个小节,所以当我翻到此的时候,会心一笑,我上了唐诺的“道儿”了。
坦白讲,回复者寥寥数人,答案也就屈指可数。
《水浒传》(删减版)
《自由》(?我不知道)
《红楼梦》
《诚实的故事》
《感动心灵的150个故事》
《安徒生童话》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格林童话》
《故事会》
《寓言故事》
《幼儿画报》
《震撼人心的200个小故事》
(各自来认领自己的第一本哈☺)
这算做是一个简单的抽样吧,我归了下类,大概齐可分为,童话寓言类等儿童读物,古典名著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好品德等官方意识形态宣传读物类(当时还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再多些人的答复,我想恐怕也无出其右。
其实追问第一次,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像唐诺说的“有些第一次意义深远,有些第一次则就只是第一次罢了。”
我也意不在此,更不信所读的“第一本书将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云云,我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么一个问题,勾起一些人的记忆,包括我自己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和阅读的记忆。
当时我在想,我是该在童年记忆里还是自我阅读史中翻找所谓“第一本”的起点呢?如此做出选择是否就意味着二者谁承载着谁,谁大于谁,阅读之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过,对于我来说,做出选择和探寻出答案似乎都有点困难和无意义。因为儿时阅读不是我玩乐的重点,而关于阅读史中起点的记忆实在是太过贫乏以至于难以考证,这种贫乏则源于儿时书籍读物的匮乏。
我对那些读第一本书是童话寓言故事的人,说了句“你很幸福”,因为我那时没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居家必备压箱底的四大名著也没有,事实上我家里是没有一本藏书的,除了爸爸的无线电课本。
我记得有一次,我主动要求老爸买书给我看,他以太远为由推脱。确实远。
后来,我总是大言不惭地向他“抱怨”说,你的懒毁掉了一个未来的作家呢。(玩笑话)
我能够读到的尽是些《一千个温暖人心的故事集》诸如此类包含意识形态正能量的官方统宣读物,很感谢其中的一个小伙伴的回答唤起了我浅白而又独特的阅读经历,或者说是源头。
饥不择食,同样的,在读物相当匮乏而又无外来渠道的毫无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如此一本书我也能读的津津有味,一遍一遍又一遍,使得它体无完肤书页斑驳,那感觉就像耕耘了许久的土地,表面上丰沃实则几尽贫瘠。
不过,此种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下的无意识的阅读仍可生发出满足感幸福感。
这种感受对于有此经历的人,恐怕是互通有无的。
生于60年代的作家格非,曾在一本集子里,追忆儿时在同样的物质和精神都极其匮乏的年代追着等着流动乡村电影院的经历,尽管有时播放的是看过数遍自己都能重演的电影,但他仍然会对那部电影满心欢喜地保有期待,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观看。
我记得很清楚,姐姐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一千个感动人心的母爱父爱故事集》,那个年代,此种读物相当风靡,在八线县城九线乡村可谓畅销,堪称地方一霸。
她读完之后就又拿给我看,现在想不通当初为何要看,读物贫乏的理由已经不起推敲了,因为这样的书看多了会有审美疲劳,再美味的大餐也扛不住三顿猛吃。而且要感受母爱父爱何必舍近求远,借诸书本,现实中的温暖怎么着也够我感之念之一辈子。
仔细想想童年的作为,调皮捣蛋到要上房揭瓦,没少让父母费心,也许姐姐是因此嫌我不够孝顺,想要用这本现代版孝经教育我一番,让我迷途知返。
一千个,我当时计划应该是一天看一个,要看2年270天,事实上我没看完,因为它缺页成了残书。不过残不残全不全似乎也没什么差别,里面的故事都有一套相同的公式,实则是一个故事复制粘贴成的一千个一万个。
现在看来是没什么价值和意义,当时倒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经常用里面的故事当做写作文的素材,此类的命题作文老师次次给高分。
如果按照唐诺的定义和说法,第一本书并不一定要是我们平生所看所拥有的第一本书,重要的是启蒙,是打开视野和心眼,是神奇地就这样把一个异质的世界排闼送到你的面前。
那么,对于我来说,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呢?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也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如果要我选的话我会选择《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前一段时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又迎来了第二春,想必大多数人都已看过,我也就不再过多介绍。
当时来自于政治老师的大力推荐,我却近乎盗窃的方式和小伙伴从学校废弃的库房中胆战心惊偷拿出来的,盗版书删减本,不过似乎并未影响观感。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平凡的世界》
这本贴着现实主义标签的小说在我看来骨子里仍是理想主义的,它告诉我即便在物质贫瘠的艰难世事和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中,也要坚守心之一隅保持着高贵的精神追求与生活品质。
我后来再没读过,因为这种书读一遍即可,第二遍就是奢侈了。
唐诺说,带着阅读的善念以此时此刻来说,让我们的阅读重新来过,这回我们有些年岁和人生历练了,不必也不愿意全凭机运从父亲谁谁的书架随便抽一本,或者受制于客观条件的束缚了,也有了钱了,那么这回我们会从哪一本书开始?
我想,如此选择的话,大概就能以书观人,从而看出个人的某些特质、特点以及阅读品味来了吧。
这个问题我留一个小心机,暂且按住不表,想听一听各位的答案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