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真相
爱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1
我们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就是爱。
我们来到地球的目的:透过体验,理解自己,成为自己。
透过体验,理解爱,成为爱。
语言这个工具, 不是爱本身,语言没有办法真正的把爱去呈现出来。语言是辅助,指引的作用,我们对爱的理解去生活中实践,体悟!
什么是爱
现实生活中:跟人的互动中的爱 ,不是真正的爱,是有条件的爱。我们需要达到条件和要求,才是值得爱的。对方达到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要求才是值得爱的。
爱是一种资源
我付出爱后,我希望对方也能为我付出爱,这样做就会把爱变成一种交换。
因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条件的爱。而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不管你是什么样,我都爱你,没有任何的条件;不管我是什么样,我都爱自己,这是无条件的爱。
觉察
保持觉察的时候,以一个觉察者的姿态看向我们的念头、情绪,全然的允许和接纳,不评判、不抗拒、不等同,不当真。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就是爱,也就是对自己全然的允许和接纳。
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念头,有什么样的情绪,不管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都接纳允许,这就是爱的体现!
透过觉察,我们就可以学习什么是爱。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去理解爱
而当我们去学会透过觉察理解自己的时候,去学会爱自己的时候,内在的爱会一点点的升起来。
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如何去理解他人,接纳他人,怎么去爱他人,同时我们也能承受得住别人对我们的爱。
在太傻天书里讲到,理解一切,接受一切,其背后就是爱一切。爱一切,就像自己理解自己那样的去爱他人,接受他人。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觉察的状态。
当我们保持觉察,不把外在当真的时候,当然就可以理解一切,接受一切了。只有把外在当真的时候,陷入好坏对错评判的时候,才有所谓的不理解、不接受。当我们全然的允许和接纳的时候,就是当我们保持觉察的时候、不当真的时候,我们不陷入好坏对错的时候,自然就会理解一切,接受一切。
同时,我们好多家人承受不住别人对我们的爱、别人对我好的话,我会很不好意思,加倍的付出,或者说我们会通过讨好的方式,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别人的爱,背后都是不够认可自己 ,不够爱自己,觉得不配得,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向别人去索取,要求别人爱自己,或者通过讨好他人的方式,想要通过交换的方式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但是不管你通过讨好的方式,还是通过要求的方式,因为外在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常常会落空,没有办法说我付出爱了,你也要给我爱,或者要求我要求你给我爱,他也会我如愿的给我爱,有的时候如愿了,我就很开心,但是有时候,不能如愿了,我就很失落,所以要解决所谓的不配得感,这里我要指出来了,学会爱自己:
自己接纳自己,自己无条件的爱自己,允许自己,所谓的不配得感自然就解决了,你也自然不会去讨好他人了,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爱,从外在去找爱。
许多人有一个误区:透过外在的高消费,来提升自己的配得感。爱自己是物质的东西,吃好,穿好……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配得感,建立在外在的,透过外在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物质的满足来让我自己感觉自己值得爱。
这样的所谓的值得爱都是建立在外在的,建立在分离上的追逐。长得漂亮,就值得爱,长得漂亮,很多的追求者,我们也想长得漂亮,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让自己长得漂亮,比如化妆,整容,让自己变得很漂亮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我自己值得爱,但是这种所谓的值得爱,这种值得感是虚幻的,建立在外在,而外在是无常的,你不可能一直都是美貌,你迟早都有衰老的时候。当你真正衰老的时候,不再美貌的时候,这种值得感瞬间崩塌了,包括值得感建立在金钱上,给自己买了一台豪车,有一栋别墅,确实是很值得被爱,这是优越感,我自己很值得爱,也是建立在外在的虚幻上,外在的条件消失的时候也是瞬间崩塌,外在就是无常的,建立在外在的值得感是虚幻的值得感,不是真正的值得感,不是真正的内在的自性,
3
真正的值得感是我们真正的无条件的接纳和允许自己,我们本身就是爱,无所谓值不值得爱,我本身的爱就是无限的,我们的爱本身就是无限的,我就是爱本身,我还有需要从外在寻求认可,从外在寻求爱吗?不需要了,我本身就是爱本身了。当我学会无条件的爱自己时,我都不需要在乎别人爱不爱我。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平安,我们不用把我们的平安建立在外在,要别人需要认可我,别人需要爱我,我得要所谓的值得爱。
所以真正的所谓的值得感,是我们真正的无条件的接纳和允许自己,我们本身就是爱,所以无所谓值不值得爱,根本就无所谓值不值得爱了。
因为我本身我的爱就是无限的,我们的爱本身就是无限的,我就是爱本身,不需要再去从外在寻求爱,当我学会无条件爱自己的时候,我都不需要在乎别人爱不爱我,这个时候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平安。
我们不用把我们的平安建立在外在,说别人需要认可我,别人需要爱我,所谓的值得爱,当我们无条件的爱自己,真正的爱自己的时候,值不值得爱,值得感都无所谓这个问题了,它就不是一个问题,方便说,这个问题都没有了,
觉察的练习: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情绪念头,我都爱自己,我都接纳自己,我都允许自己,透过这样的方式学会爱。你一旦学会了,爱自己自然就做到了。
可能说一次两次这样相互的要求没有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之后,甚至我们还会跟其他人去比较。
当我们去表达说别人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一般的人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其实说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在表达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坏对错。所以如果这样的关系长此以往的话,那么会导致结果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甚至这个关系最终会破裂掉。
爱与外在形式无关。比如小孩子摔倒了,有的父母不去扶。因为知道他有这个能力站起来,或者说这个孩子在地上摔倒了哭了,你也有可能不扶他。因为你心里清楚,他是可以站起来的。也就是说,很多小孩子之前他就依赖习惯了。因为小孩子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家长放手的过程,那在不断的放手的过程中,孩子有可能会不适应。因为他之前都习惯了,什么事情他都求助于父母,一下子这个事情由他去做了,他可能就有恐惧和害怕。或者说不习惯,那这个时候,我们的父母通过观察他已经可以了,他已经能做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旁边鼓励他。这个时候之前的时候他可能是哭啊或者闹啊,或者他通过哭的方式,别人可能就扶他了。但是那你知道他能站起来,所以你让他哭。但是你在旁边可以鼓励他,慢慢慢慢地自己可以站起来。他通过一次两次站起来,以后他就知道了,原来自己站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他就成长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它就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那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就要不断地放手,放手,放手的过程,那就是爱的体现,
4
爱就是帮助对方理解自己,忆起他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是对于别人的爱,这个是真正的爱。我们在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一定是自己要先去理解爱。如果我们自己不理解爱,我们对于他人的帮助反而是在添麻烦,或者说引起他人的反感。比如说我们很多的家人在学习灵性的过程中,自己成长了,或者有收获了,那么这个时候自己非常有意愿向别人分享,或者当别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会用这些我们学到的这些灵性的理论去引导对方,但是呢常常碰壁,对方可能不接受,甚至跟你辩论或反驳。这个时候自己可能有点气馁和受挫。这是我们在给对方提供帮助的时候,一定是对方在提出请求的时候,或者说对方是敞开的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帮助对方,这个时候帮助对方才是有效的,否则对方他会抗拒,会不接受。下一次别人咨询你问题的时候,或者说你当下看到别人进入分离或苦恼当中,帮她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可以先试探对方一下。或者说我发出邀请问一下对方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果对方接受的话,你再去跟对方分享。如果对方不接受那这个时候,你就祝福她就行了,每个人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接受的状态,并不一定是嘴巴上说接受。有的人嘴巴上是向你接受,但是事实是关闭的。他只想自己听到自己想听到的答案。他可能只是想向你诉苦想倾诉,没有想真的解决问题。那还想继续扮演一个受害者,那这个时候你也帮不了他,那这个时候做好一个倾听者就可以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你做好一个倾听者也是在帮她。你帮她去梳理他的情绪,因为他在分离,情绪当中你跟他讲道理,他是听不懂的。等到你们相互建立了信任的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她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你那个时候再去帮助他再去跟他深入的去讲
5
爱与外在的形式无关。
也只有当我们自己去理解,爱成为爱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帮助对方去理解,成为爱。对爱的理解,其实就是智慧。智慧,化解一切问题。爱能化解一切问题,爱是唯一真实的力量。接下来介绍一些爱的属性。爱的属性一共有三种:合一、自由、无限。
自由:绝对的自由
夫妻关系:给对方自由,给自己自由
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理解自己成为自己,相处舒服。如果不舒服,就不要在一起。
关系的目的不是为了长久和亲密,关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自己,成为自己。我们夫妻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的。包括男女朋友关系是一样的,我们关系的目的不是为了长久,也不是为了亲密。
长久就是在时间上的长久,我们知道没有时间只有当下,当我们说我想和你一生一世都要走下去,或者说我一定要一生守护你。都已经在时间中了,都已经开始做承诺了,而事实上我们没法承诺,因为事事无常,每个人还有预设的观念,好坏对错。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保持觉察。在关系中修炼自己成长自己。至于说以后,未来还会以这种男女朋友夫妻关系在一起。这个东西就随缘吧。事事无常,到时候再说。两个人相处都是比较愉快,比较舒服,就是可能会一直走下去。我两个人出现了陷入分离的矛盾,不可调和,分手也是可以的。就算是分开了,我们自己也是要成长的。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成长,没有放下好坏对错分离的话,那么即使进入下一段关系,还是会进入好坏对错的课题。当我们学习爱,成为爱的时候,我们的亲密关系肯定会往和谐的方向发展。只有当对方非常的固执,而我们自己。可能是刚起步的阶段,还很容易受对方的影响,结束是不在乎亲密关系的相处。我们还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相处,也是爱的方式去相处。我跟他人的爱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以夫妻或男女朋友的关系那才叫爱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也可以是爱的关系。我们跟父母同事孩子的关系也是爱的关系。爱的关系他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爱与外在的形式无关。不是要以什么样的形式相处那才叫做爱。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相处的方式。
外在的形式上多种多样。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爱。差别但没有区别。
我们跟人相处的模式肯定是不同的。本质没有区别,都是爱。不可能跟所有的人都有亲密的关系,男女朋友夫妻的关系在一起。
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所以跟前任关系结束了后还是可以做朋友的。陌生人也可以是爱的关系。不再怎么见面了,不再怎么聊天了,依旧是爱的关系。依旧可以祝福对方。夫妻或者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难以放下一些要求的,比如说,如果爱上了另外一个人或者出轨了,我们还是很难接受。我们一步一步来。最终是要放下这些东西的。世俗或法律上都是有规定的,有要求的,但是记得我们要的是平安。
我们要的不是拥有某一个人。不是说我一定要跟某个人天长地久。这都不是我们真正要的。能真正要的是平安。之所以我们当下不平了,是因为我们把平安今天在外。或者跟某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相处,我才拥有他。我把平安建立在外在,所以我才会执着。
跟前任结束请你关系依然可以做朋友。就算是一个陌生人也可以是爱的关系,不再怎么见面,不再怎么聊天了,依旧可以是爱的关系,我们可以祝福对方。我们学习爱、成为爱的时候亲密关系正常会和谐。只有对方非常固执,我们又是刚起步的阶段,对非常容易受对方影响,有可能不在以亲密关系相处而结束。但是我们还是换一种方式,以爱的方式相处。我们跟他人爱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以夫妻关系或男女关系那才叫爱关系。
朋友关系,父母,同事也是爱的关系,多种多样的,爱与外在的形式无关。不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那才叫爱,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相处的方式。外在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爱。
我们能跟人相处的模式肯定是有不同的。本质没有区别,都是爱,可以祝福对方。很难放下要求,出轨了,很难接受,最终要放下要求。我们要的是平安,把平安建立在外在,所以才会执着,回到平安,当下放不下,保持觉察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清理大脑病毒和预设观念。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如果我的爱人,我男朋友出轨了,我依然理解接受,我祝福对方。不要求现在达到,最终会放下的。不断地练习,放下执着,也并不是很难的。跟孩子从最开始依赖的状态,到慢慢成为独立的状态。最开始几乎是受限的状态到最后是无限的状态,是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婴儿如果没人照料他。他很快就一命呜呼了。没有一个自我照顾的能力的。对于一个孩子,我们要一点一点地给他自由,因为他还没有这个能力全都说的算。一点一点的给他自由,一点一点地让他独立出来,开始让他独立。刚开始要限制、规定、要求。孩子从刚开始依赖的状态,到最后慢慢独立的状态,不再依赖的过程。我们对于孩子的爱就是一个不断松绑的过程,不断地放手的过程。超前一点点去放手。放下自我设限后就自由了。勇敢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勇敢的做自己。跟随自己的感觉去做,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一些事情是之前没有做过的。之前觉得这个事情做不了的,或害怕受评判的,这个事是想要去做去,但自己设限,时间不够,金钱不够,条件不具备的,在这个过程中尽你可能的,在你的可选择范围内,在你的当下去做热爱的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突破一点都不一点。在可选择范围,我们要一点一点的把它扩大。在可选择范围之内做自己热爱的事儿。当下确实还是有很多的自我设限。我们要接纳和允许自我的设限。
合一:爱是合一的力量,回归源头的力量,以为外在是自己的一切。忆起自己真实身份的种子。这个就是爱,回归源头的力量。但是唯一真实的力量,因为他是合一的力量,回归源头的力量。这是唯一真实的力量。分离的力量只是爱的力量的误用。所谓的分离的力量是把外在当源头了,我们去追逐,外在,叫爱的力量的误用,爱的力量是回归源头的力量。分离的力量是爱的力量的误用,因为我们把外在当源头了,透过外在去自我定义。我们越追逐外在我们就越远离真正的源头,分离的力量是爱的力量的误用,我们把源头搞错了。
6为什么追求外在
是因为我们把平安建立在外在,我们以为在外在能找到平安,外在达到什么条件或外在达到相之后就能平安了,透过外在找不到平安。
放下追逐和评判的时候自然就平安了。平安是我们真实的状态,是我们原本的状态。
越追逐越不平安。爱是合一的力量,是人与人心与心的靠近。当我们和他人人与人、心与心的靠近的时候,我们就感受到了温暖、平安,爱的感觉,其实就是爱,透过这样的方式去理解爱是合一,
我们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心与心的靠近,包括我们跟万事万物的链接,这个链接,靠近就是趋向于合一,每当我们趋向于合一的时候,我们跟万事万物链接的时候就是平安的状态,相对这样的一种感受。平安是爱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爱的体现,我们透过跟他人的互动,心灵的碰撞,跟万事万物的链接就能够慢慢的理解爱,在平台上称为家人。在很多地方称为弟兄师兄。平等性和心与心的靠近。世俗角度更亲密一点。心的靠近就是爱。付出然后心的靠近
爱是无限多的,我就是爱,爱又是无限多的,我就不会担心我的爱会减少。我不会吝啬于付出爱。在世俗中,我们常常会计算爱的付出,夫妻关系或者情侣关系去比较谁爱谁多一点。对方爱我多一点,说明我更有价值。我会有一个优越感,如果我爱对方多一点。我就偏的被动一点。因为对方更有价值,因为我们在世俗中常常会做比较,我们会给各种各样的人去评分,谁的价值更高,谁的价值更低。
如果我要跟你匹配的话,我的价值就要跟你差不多,如果我的价值比你低的话就要付出的爱多一点,我就要讨好你才行。在两性的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情况。谁爱谁多一点,谁先喜欢谁的,谁追的谁。
很在乎这个东西,因为这个背后就是一种比较。谁价值更高的一个体现。而且这个背后的一个观点就是爱是有限的。我付出你爱了我就付出了价值。你要给我相应的回报,或者你最少值得我去付出。因为你价值高,我要得到你,我就付出的多一点。背后就是爱是有限的,爱是一种工具或者资源。爱是无限的,而且无法通过外在去得到。如果你要得到某个物品得到某个人来得到爱。我们常常通过成功,美貌证明我自己有价值。证明我是一个值得爱的状态。我们无需证明,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爱。
而且我的还是无限多的。但我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我就愿意去付出爱。
甚至是无条件的愿意付出爱。而且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付出来的时候我们是平安的,我们是喜悦的状态。爱不会,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减少,反而因为我们更多的忆起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的爱好是变似变得更多了。
为什么领读人愿意没有任何经济的不求回报的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去不断地付出。因为这件时间事情能不断成长啊,又喜欢啊,而且还能帮助别人。这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当然我就愿意做这件事情,不求金钱的回报。我也会愿意去做。包括陪伴,也就是我们的助教,他们在服务大家的过程当中,自己的成长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的陪伴其实也不是冲着金钱去做这些事情。更多的就是透过这件事情,不断地理解自己,成为自己。不断地自己成长。而这个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所以当我们真正的服务过程中、交流过程中就无所谓老师和学生。或者说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他是可以互换的。大家是我的老师,我也是大家的老师。我也是学生,我也是学习者。我是透过服务他人的方式学习。通过自己的练习觉察去感悟和体验,别人的理解和允许,因为你是背后的那个,那个背后的也不是自己是个角色。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你是觉察者的时候你自然展现的也是爱的状态。全然的允许和接纳的状态。这就是爱,全然允许自然就是了,当你保持觉察理解一切,接纳一切自然就是爱了。
这种状态自然就呈现了。
这个要我们自己去感受的。爱是无条件,爱是无区别,爱是合一,爱是无限理解,理解一切、接受一切,爱是全然的允许和接纳。爱是独立,爱是平安,爱是成为自己。我们的真实身份就是爱,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一下。你要去做练习,练习觉察,感受一下,自然就会知道。然后通过服务他人的方式,跟人靠近,然后去感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