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干了很多工作,最后除了年龄的增长,以及每个月固定的那个薪资,似乎在技能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长进。换份工作又得从头开始。而且在职场里,很多经验积累是没有用的。比如你现在在这个公司,负责这个项目,等离职了,这个项目就跟你没关系了;等你去了下个公司,又做了其他项目,相当于又重新开始。做来做去,除了年岁的增长,什么也没有得到。有没有什么岗位自带“越做越香”的属性呢?其实是有的。
医生不论社会怎么发展,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只要是人就有生老病死,就得去医院。医生,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岗位。做得越久,经验越丰富,资历越深。特别是在小地方,医生的地位其实蛮高的。如果你技术好,基本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找你看病,口碑自然就有了。在有的地方,医生甚至有点世袭制的感觉,老子是医生,儿子多半也会接过他的衣钵。
教师家里一个长辈在县城中学教数学,从我读书那会儿就在教书,现在还在那个学校当班主任,带了一年又一年的高中生。逢年过节,都有一大群学生去他家里拜访。每次看到那个场景,真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考个注册心理师,可能到40岁才真正进入事业黄金期。这行业最大的门槛不是证书,而是人生阅历。想象下20多岁的咨询师和经历过婚姻、育儿、职场的中年咨询师相比,面对来访者的信任度完全不同。市场有个有趣现象:婚恋领域咨询师普遍要35岁以上,青少年心理咨询反倒喜欢用中年群体——既能共情孩子又能理解家长。
技术蓝领工厂里面很多老师傅,即使不怎么干活了,厂里还愿意养着他们。原因很简单,很多工程师都不搞定的活儿,在他们手里,不借助任何工具,修修检检看看,听听声音就能快速找出问题所在。
理发师这工作基本能干一辈子,年轻的时候在大城市的高档理发所当tony,老了也可以在社区门口,摆个凳子加个小桌子就能开张营业。只要你有手艺,在哪里都能讨生活。我们小区群里有个业主就是做理发的,经常有业主在群里问“这会在家吗?我过来理个发。”越是好手艺,客户稳定,基本能做长久生意。
中医推拿师现在年轻人,工作劳累,作息不规律,大部分都有点小毛病,一边熬夜一边敷面膜,改天就去中医院,约个肩颈推拿。市场需求极大。
裁缝铺阿姨小区楼下就有个裁缝铺,从我住这里似乎就未变过,门上挂了个牌子,玻璃上贴着着“按拉链、裁裤脚、改衣服”等等,里面做了个50来岁的阿姨。年前衣服口袋坏了,找她修了下,花了十块钱。这种生意虽然单价低,但竞争小,而且客源稳定,干一辈子都没问题。
这些职业都一个共同点:不依赖公司、不受年龄限制,靠手艺吃饭。依赖经验、越做越资深,干得越久客源越稳定。如果你正在焦虑35岁后被裁员,不妨提早看看这些越干越香的行业。
35岁失业了,不妨看看这10个能干一辈子的工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想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曾经,我一个90后小美女回答我:“最好是薪水高一点,时间自由点,工作轻松点,受人尊重...
- 卷首语: 大龄剩女的情感感悟 现实终究是这般的残酷,女人可以与命运抗争,却无法与时间较劲。男人历经岁月留下的是沧桑...
- 现在的人生活各方面都需要花钱,作为女性承担的责任也比以往更多,那这种情况下女的学点什么手艺是最赚钱的?这也是女性朋...
- 作者:我是素颜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试着回忆我的婚姻过往,回忆和他的爱恨情仇,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每次吵...